3月2日至4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们将手持银金色相间的火炬“飞扬”,传递梦想与力量。北京冬残奥会的火炬传递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精简规模、创新形式,为北京冬残奥会成功举办营造良好氛围。
火炬手展现拼搏向上精神风貌
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共565名,由国际残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中国残联(中国残奥委会)、赛区所在省市和各赞助企业等主体选拔产生,目前已完成火炬手的选拔推荐工作。据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部长、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执行主任闫成介绍,冬残奥会火炬手大多是在各行各业取得杰出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代表,大部分是扎根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不平凡的普通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的占53%,生产和工作一线代表占74%。
相比冬奥会火炬手,冬残奥会火炬手中还有大量热心助残事业、弘扬残奥精神、为实现北京冬残奥会愿景贡献力量的人士,优秀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行业的优秀残疾人代表。闫成说,残疾人占到了火炬手总数的21%,符合国际残奥委会要求的残疾人火炬手占比不少于15%的惯例。
人性化设置彰显城市温度
“在传递运行时,会为需要协助的残疾人火炬手安排1对1服务人员。”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北京冬奥组委火炬传递专项团队运行副主任杨海滨说。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的保障工作邀请北京市残联对相关点位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进行指导和验收,并选派通用手语翻译和导盲助残人员等。
杨海滨表示,我们根据各个传递路段的地形特点和残疾人火炬手的身体情况分配传递路段,针对性制定残疾人火炬手的方案。同时,注重路面平整等方面的环境整治,确保轮椅、盲人火炬手的传递安全。在火炬手接待方面,精心选择具备无障碍设施的驻地酒店,制定完善的吃、住、行保障方案,在驻地配备通用手语翻译、导盲助残人员和备用轮椅等,确保冬残奥火炬传递后勤保障稳固有力。
张家口地区火炬传递同样为残疾人火炬手提供了贴心的保障。张家口市火炬接力专项运行团队主任孙海东表示,每个点位、整个传递过程都充分考虑残疾人火炬手的需求,在无障碍坡道、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标识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和设置,并经张家口市残联等部门多次实地踏勘检验,反复进行优化升级,为残疾人火炬手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
科技理念给予残疾人信心
值得期待的是,本次冬残奥会火炬传递中还将穿插展示残疾人使用上、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进行火炬传递。3月4日上午在首钢园区火炬传递过程中,一名上肢残疾火炬手将使用上肢助力外骨骼设备,经过9个月适配训练后实现自主抓握功能,将手握火炬进行传递;另一名下肢截瘫火炬手使用下肢助力外骨骼设备经过5个月适配训练后,可实现直立行走进行传递。
北京冬奥组委副秘书长、北京冬奥组委火炬传递专项团队主任徐志军表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人们传递“科技改变生活、让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理念,激励更多残疾人勇敢面对生活,确立不抛弃、不放弃独立自主生活的愿望。同时,这与北京冬残奥会火炬传递的理念相契合。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