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结束,米兰周期开启。新周期新开始,北京市冰雪队伍也迎来了一个“新家”,这就是位于延庆区的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4月11日,北京女子冰球青年队首批入驻,随后短道、冰壶等队伍陆续入驻,预计第一阶段过渡期内迁至基地的北京市竞技冰雪运动队将达到120人左右。
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总建筑面积86000余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包括教学公寓楼和综合训练馆两部分,综合训练馆内有6块标准真冰场和8道标准冰壶道,可以承担冰球、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四个项目的训练和比赛。它从建设到队伍入驻的过程见证着北京市冰雪队伍的发展。“在2016年北京市冰雪队伍成立之时,没有可以满足需求的基地,队员们只能在各地训练。于是北京市体育局就有了建自己的冰上训练基地的想法。”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晓鸣介绍。参加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北京市冰壶队队员韩雨表示:“2016年入队后我们辗转了长春、青海、哈尔滨等多地训练,后来还去过芬兰,直到我们在世纪星有了自己的冰场。今年4月30日,我一归队就来到了北京冰上项目训练基地,这里更有家的感觉了。”
北京市短道后备梯队教练赵楠楠经历过国内外各种基地,她坦言得知要去一个新建基地时,最初心生担心,但当进入基地开展训练后,她之前的顾虑就被一一化解。冰场是一流的短道速滑冰场,冰面丝滑,安全措施到位,后勤保障无微不至,无论是冰场的温度,还是更衣室的便利和宽敞都让人感到舒畅。在训练馆里,各种先进的训练设备可以让专项训练更有针对性,队员们在使用先进的运动器材时,训练也变得更有趣,更新鲜,积极性也高了。基地不仅提供了室内的各种训练器械,还提供了室外的足球场,可以用来调整运动员的精神状态。
在饮食上,科学合理的运动营养餐为训练提供了保障。丰富多样的食物,让小运动员胃口大开,保障了大运动量后营养的及时补充,更是集训效果的基本保障。在运动员公寓的管理方面也很温馨、周到、严格。一是设施完备,非常适合小队员们的生活和学习;二是服务周到,管理严格,在不知不觉中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整洁、卫生的生活环境。公共洗衣房还为小运动员们解决了洗衣的难题。
赵楠楠表示,“从小到大,从运动员到教练员,我去过很多训练基地,也算是见证了中国训练基地的发展变化。一方面训练基地的科技感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设备为运动项目服务,另一方面基地的管理越来越精细,饮食、保障、生活等方面越来越科学。”
李晓鸣表示,未来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将积极推动智能场馆建设,加快高科技成果在基地中的运用,促进高科技智能训练场馆建设,器材装备保障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推动竞技训练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融合世界级的领先科技和方法,多维度汇总和分析运动队及科研数据,贯彻冰雪项目战略布局,打通高竞技水平到高竞技表现的高速路。
图片来源:延庆区融媒体中心、北京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官方公众号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