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轮滑体现的是体育运动的速度之美,那么风筝表现出的则是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文化之美。北京市第十六届运动会(群众组)比赛分别设置了轮滑和风筝比赛,吸引了众多北京市民参与。
本次轮滑比赛为期两天,共设置6枚金牌。首次进入市运会群众比赛的轮滑项目,共设500米争先赛、1000米计时赛和速度过桩3个比赛项目。参赛运动员年龄为18岁至35岁,来自东城、西城、朝阳等11个区的代表队。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们起跑、超越、冲刺,向终点快速滑行。选手王兆龙是北京市东城区府学小学的体育教师,他说:“我少年时便与轮滑运动相伴,此次非常高兴能参与到北京市运会(群众组)轮滑比赛中。通过本次比赛不仅为广大轮滑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技、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轮滑运动在北京的开展。未来,我希望通过体教融合轮滑课程,带动更多孩子参与轮滑运动,强健体魄。”
本次速度轮滑裁判长王玥奇表示:“今年4月,轮滑作为新兴体育项目被正式列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进一步丰富了青少年体育课程内容。本届北京市运会设立轮滑项目不仅鼓舞了北京市的轮滑运动爱好者,也为今后轮滑运动在北京市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谈及市运会对于轮滑运动发展的促进,北京市冰上轮滑运动协会秘书长李秀良表示,本次市运会(群众组)设置轮滑项目,对北京市轮滑项目开展有很大好处,也有助于滑冰运动的发展。“轮滑运动和其他运动一样,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作为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轮滑运动在北京开展得越来越好,尤其是青少年特别喜爱这项运动。不仅如此,在北京年龄最大的轮滑参与者有超过80岁的老人,‘鸟巢’附近的中国轮滑广场,有专门的老年轮滑俱乐部,很多老年轮滑爱好者每天都来这里锻炼,他们在轮滑运动圈中的影响力非常大。可以说,随着市运会轮滑比赛的举办,将进一步带动北京轮滑运动的发展。”
本届市运会(群众组)风筝比赛吸引了来自丰台、房山、顺义等8个区和经开区、燕山地区的风筝运动爱好者参赛。比赛设青少组和成人组两个组别,参赛人群覆盖从6岁至70岁年龄段的风筝爱好者。其中,青少组设置硬翅类、软翅类、硬板类、软板类和串类共5个项目;成人组设置龙串类、硬翅串类、软翅串类、硬板串类、软板串类5个项目。
比赛现场,天空中金鱼风筝、沙燕风筝、蝙蝠风筝、仙鹤风筝等随风而起,这些风筝由参赛选手一笔一画绘制并制作而成。场上比拼,场下交流,将本次比赛以赛会友的宗旨进行了诠释。来自通州区的侯永章说:“我从2007年开始自学风筝制作,从起初的沙燕到现在的龙串,不断在风筝制作、放飞中突破自我、找寻快乐。本届市运会风筝比赛给了我们很好的展示、交流机会。传统运动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本次赛事裁判长、北京市风筝协会副会长冷世祥表示:“风筝是我国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也是大众尤其是中老年人喜爱的一项体育健身项目。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提升,越来越多人开始走到室外,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健身活动。而全家老少一起把风筝放起来,跟着风筝向天空望一望,不管是老年人活动筋骨,还是对小孩子保护视力都是很好的。此外,孩子们学习制作风筝,也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现。风筝骨架怎么弯?纸面怎么粘?线轴要怎么盘?这其中都蕴藏着千年的中华传统与智慧。本届市运会也号召风筝爱好者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在赛场上放飞得分占比是55%,工艺得分占比是45%,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感受风筝制作、放飞的快乐,让风筝这项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不断发扬光大。”
图片来源: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微信公众号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