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打破参赛壁垒,面向人人,学校代表队、体校代表队、社会青训机构和俱乐部青训梯队等均可参赛,球员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延续自己的足球梦想。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办公室执行副主任、中国足协副主席高洪波坦言,中青赛总决赛阶段能够有校园足球、社会青训俱乐部和体校球队参与进来,对这项赛事的宗旨是最好的诠释。
在女足U17组别争夺中,夺得冠军的济南历城二中女足就有着鲜明的校园足球特色。
和大多数职业梯队或少体校女足相比,济南历城二中女足虽然是学校与山东省足协共建,但总体上还是以“学生军”为主,就连主教练姚波也是一直在校园足球圈摸爬滚打,小时候一直踢球的他,选择了考大学而非进职业队。大学毕业之后,姚波先是在山东校园足球女足最强的郯城一中执教,前几年才转到了历城二中,依然带领女足“小花”。
济南历城二中是济南数一数二的名校,这些从小喜欢踢球的女孩,入校后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从早自习到上课,我们白天和普通孩子一样,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下午的训练课。”姚波说,“每天2个小时,周六踢一些比赛,周日休息。周一到周四,我们会有1个小时的早操,练一些小技术,每天训练后的晚上就是她们的自习时间。”
历城二中到达比赛地于都的时间比较早,连续几天,姚波又盯训练又抓学习。“我觉得,我们和职业队梯队孩子的最大区别,就是知道去主动学习。”姚波说,“每天的训练计划、穿什么衣服、几点看视频、几点上文化课、几点休息调整,我们会帮她们做一个计划,但真正的学习时间我们没做要求,就是她们自己主动复习功课。这几天出来,都很自觉也高质量地完成了文化课老师布置的作业。”
总决赛举行时,恰逢卡塔尔世界杯正在进行,黄金时间的精彩比赛教练组也帮队员划了重点。“看球的同时,会让她们写一些分析,写完了之后会进行讨论。”姚波说,这种体育老师教的“作文”,真正的作用还是让队员学会自己思考、分析并理解比赛。
姚波说,中国球员有身体,技术也能磨炼,但比赛中的思考能力还不够,“她们已经十五六岁了,球场上瞬息万变,需要自己阅读和思考,并在短时间内做出最合理的选择。”这也是无论训练还是比赛,姚波几乎不去呼喊的直接原因。
姚波说,足球是体育的一种,最终的目的是育人,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孩子们终身受益。“我常给孩子们讲,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球星,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职业球员,但如果有好的习惯,到什么地方都会比别人做得好。”
去年历城二中和山东省足管中心合作,共建“山东省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了历城二中女子足球队。现如今,一个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校园足球模式正在形成,姚波正是当地校园足球的负责人之一。
“踢球和学习一样重要。”姚波说,这批孩子当中,有几个学习比较出色的球员,其余孩子也没有在学业上相较于普通学生落后太多,“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加重要,哪怕将来踢不出来了,也能考个教师编、考个事业编吧,能去考个教练证书吧,这些都需要学习能力。”
姚波从自身和教练组做起,始终在贯彻和要求文明踢球的素养,“中国足球需要我们从细微的地方一点点去传承,我相信,如果中国所有的教练员都能够从小注重孩子的学习,注重人格和价值观的塑造,中国足球肯定会越来越好。”
图片来源:中国足球协会官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