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5日,“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羽毛球协会顾问、中国羽毛球队原总教练王文教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王文教的一生,是为中国羽毛球事业全心全意奉献的一生,他是新中国羽毛球事业的拓荒者、奠基人。他的离世,让中国羽毛球界深感悲痛,他们深切缅怀王文教,纷纷表示:王文教的离世是中国羽毛球界的重大损失,大家要继承他的遗志,发扬他无私奉献、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继续为中国羽毛球事业、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不懈奋斗。
↑王文教(左)与汤仙虎
听到王文教去世的消息,80岁的羽坛名宿汤仙虎潸然泪下。“王指导,特别好、特别好!”他不断平复自己的心情,整理着自己的思路和记忆。“王指导事业心特别强,他很爱国,是中国羽毛球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们这帮华侨,就是因为看到他回国也才回来的。”上世纪60年代初,在印尼羽坛崭露头角的汤仙虎接受了王文教的邀请,毅然决然回到中国,成为中国羽毛球队的球员,王文教也担任他的教练。“他特别重视我,对我特别照顾。那时候我刚从印尼回来,国内训练条件很艰苦,为了鼓励我,他自己出钱,请我到上海等全国各地去了解情况。我的提高和他分不开,没有他,我的羽毛球水平不会有太大的提高。我后来做教练,也是受到他的影响。”
前羽毛球国手、中国羽毛球队原副总教练林诗铨去年和王文教见面,知道了王指导身体状况不好,但听到他去世,依旧心情沉痛。1972年入选国家队后,王文教开始指导林诗铨,此后林诗铨成为国家队教练、总局乒羽中心干部等,尽管身份变化,但与王指导半个世纪的相处,让他受益匪浅。“王指导业务能力很强,对人很热情,他关心运动员、教练员,想尽办法解决我们的困难。他一辈子只干了羽毛球一件事,对事业很认真,非常有追求,是非常让人尊敬的老前辈。”林诗铨回忆说,“他放弃印尼优越的生活条件,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羽毛球事业中。他大公无私,从不为自己着想,常常自己掏腰包给队员们补贴伙食费,他的言传身教,训练、生活、做人做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这一代运动员。他拥有着博大的胸怀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有着“羽坛皇后”之称的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玲蔚,之前也知道王文教生病了,但听到教练去世的消息依旧感到突然。“脑海里都是他的身影,还有各种小细节。”李玲蔚表示,王文教在她的人生道路上,对她的“三观”建立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16岁进入国家队到25岁离开,队里的9年,如果没有像王文教这样的教练,我很难形成现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9年我们朝夕相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李玲蔚表示,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中国羽毛球是从哪里来的,如何走向今天,将来如何在前辈铺垫好的路上,走得更远、更高。“在培养年轻运动员时,不仅仅是竞技层面的东西,更要有精神层面的内在东西,因为竞技生涯总有一天会结束,走好人生路更重要,要教育队员如何做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人。”
“向敬爱的王文教总教练致敬,没有你就没有中国羽毛球运动,没有你就没有我。我会永远把你放在我的心中。”在听闻王文教离开的消息后,中国羽毛球队原总教练李永波很伤感,“我既是他培养的运动员,也是他培养的教练员,他把接力棒交给了我。”李永波感慨道。“我的运动员、教练员生涯最大的恩人就是王导。”李永波透露,“在1984年,我22岁的时候,是王导认为我具备优秀运动员的潜质,在很多反对声中坚持用我,之后才有了我和田秉毅的配对,才会在1986年帮助中国队重夺汤姆斯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后,也是王导力排众议,把我留在国家队做教练,才有我后来能够带队为国争光的经历。”李永波说,王文教把国家队总教练的接力棒交到他手中,这是一个传承。尽管自己现在不在一线了,但依旧会为中国羽毛球事业奋斗,培养更多的人才。
正在厦门担任2022年全国羽毛球锦标赛仲裁的任春晖与王文教相识已有40多年。“他是中国羽毛球史上不可替代的人,没有他,就没有中国羽毛球的今天。在我心目中,从事羽毛球行业几十年,他更像是我的人生导师,我的处事为人很多方面都深受他的影响。”任春晖表示,“当时他从印尼回国,印尼当地很多人对他是有看法的,但他从来不与人争辩,坚持自己的家国情怀。他不仅仅是当运动员、教练员时成绩好,更重要的是他把项目发展的体系在新中国建立起来,也把中国羽毛球队的技术风格归纳出来,这些我们到现在还在受益,他在世界羽坛也很有威望。”曾执裁两届奥运会、担任国际级羽毛球裁判多年的任春晖说,“他的默默奉献、朴实无华是最难能可贵的。”
现任国家羽毛球青年队教练组组长的田秉毅在训练场上听到王文教离开的消息,感到突然和悲痛。“羽毛球项目从无到有,再到后来持续的辉煌,和王指导的巨大奉献是分不开的。我在国家队当运动员的时候,王导就是总教练,当时队伍的单打水平很高,但双打比较弱,王导就亲自负责抓男双选材配对,带我们出国比赛,我和李永波后来能够成为团体赛拿分的组合,所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王导的培养和帮助。”田秉毅介绍,“他带领我们1986、1988、1990年连续三届拿到汤姆斯杯,这些经历都历历在目,好像是昨天的事情。我们会继承王导的遗志,把中国羽毛球的后备力量、人才培养做扎实,续写老一辈教练创下的辉煌。”
前女单国手、世界冠军唐九红近年来每年春节前夕都会去看望王文教。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唐九红在国家队时期,与王文教接触很多,但在她看来,对王文教更全面的认知是在走向社会,自己有了家庭成为母亲之后。“当运动员时只知道王指导很厉害,他精力充沛、性格开朗,对运动员很关心。但并不能深入理解他身上的闪光点。”唐九红动情地说,“结束运动员生涯走上社会后才意识到他们那一代教练员真的很伟大。他在印尼有家庭、事业,但能够抛下所有的东西,回到祖国,非常令人敬佩。他对于国家的热爱,一心报效祖国,这些最能感动我。作为羽毛球人,我们要真正传承老一辈人的家国情怀,他们对于国家、对于事业,是骨子里的热爱。他们心中除了羽毛球什么都没有。对于羽毛球纯粹的态度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和财富。”
王文教始终积极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团结大家一起推动羽毛球发展。作为晚辈,现任中国羽毛球协会主席张军也是一直受到王文教的积极影响成长进步走到今天。“王指导的离开,对我们中国羽毛球界是很大的损失。我在国家青年队时期,他带我们一起去伊朗参加国际挑战赛。他一切从运动员的利益出发,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营养,花费了很多精力。他对我很好,这些年每次去他家看他,他总会抓着我的手,一直聊个不停,对于我而言他是特别好的教练和人生导师。”张军回忆说,“他放弃了印尼优越的生活,报效祖国,发展羽毛球事业,现在我国羽毛球有这么好的基础,离不开他的无私奉献。作为晚辈,我们需要继承王指导的遗志,发扬他身上的优良品质,不断奋斗,延续我国羽毛球事业的辉煌成绩。”
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