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这在女子体操的传统观念里,是一个早就该退役的年龄。杜思雨也确实退役过,她曾完全离开体操一年,前往北京师范大学读书。但那一份热爱,又神奇地将她再次牵回体操房,并带她走到了距离奥运梦想更近的地方。“大女孩”杜思雨的故事,励志又美好。
那是一次无奈的“告别”
2021年全运会后,杜思雨选择退役。“经历了女孩的青春期,身体一直发胖,做动作没有小时候那么轻松了,心理上有了很大的打击。”
最胖的时候,杜思雨大概比现在重20斤。“我的强项是高低杠,体重必须控制得很严格。哪怕只涨一二两,做动作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变化对体操选手来说,太可怕了。“如果在杠子上发生危险的话,自己是完全不能控制的。对脚的压迫尤其大,落地的重力都会带来很大的伤害。”
这样的告别是无奈的。“我的脚和腰本来就有伤病,手指又骨折了,真的练不下去了。”退役之后,杜思雨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她像一名普通的全日制大学生一样,投入大学生活。大概有一年的时间,杜思雨完全离开了体操,她只在加入学校健美操队时,才偶尔接触与体操沾边的场景。
一个机缘巧合,让杜思雨和体操又重逢了。“疫情期间学校被封控了,我想那就减肥吧。体重降下来之后,我也是心血来潮,在大学很简陋的只有一根平衡木的体操馆里,试着练了一下。”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练得比之前还轻松,所以就玩着练了起来。
虽然大学生活新鲜有趣,但杜思雨还是时常怀念体操带给自己的成就感,也想重温赛场上和小伙伴们一起加油鼓劲的热血沸腾。但发现自己还能练,和下决心重回职业体操,又是两回事。回归的想法,一度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我爸完全不同意,说不可能让我再练。我妈更心疼我,怕我受伤,说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受个伤多难好啊。”
这些声音没有拦下她回归的决心。
纠结迷茫的回归路
在2023年的成都大运会赛场,杜思雨重回体操迷视野,除了助力中国女团夺金,她还拿下了高低杠单项金牌,闪耀赛场。
比完大运会后,杜思雨就陷入了迷茫。对于是否还继续练体操,并没想明白。“自己在犹豫,是回去读书还是继续练下去。”
更大的纠结还在后面。大运会后没多久,杜思雨参加了国家队杭州亚运会和安特卫普世锦赛的选拔,但她落选了。“大概有两三天时间,没有走进体操馆,真的不想练了。得知没选上的当下,我就忍不住打电话倾诉,我爸当天晚上就把车开来,说马上收拾行李回家。”
再次走进体操馆,杜思雨一脸茫然地压腿时,徐惊雷教练走过来,对她说“加油杜杜,一定要坚持住”。“我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回想起这一幕,杜思雨依然流下热泪,“那时她只是一名和我毫不相干的教练,但真的温暖到我了。也是在那个瞬间,我才真正决定继续坚持。我不想对不起自己的努力,也不想辜负那么多人对我的付出。”
虽然没有放弃,但随后的冠军赛杜思雨比得一塌糊涂。没想到冠军赛结束几周后队伍大调整,杜思雨进入到徐惊雷组里。
“能进徐导组,我真的很开心。我特别配合教练的要求,很上进投入训练。”一开始杜思雨的能力跟不上,但她拼命咬牙顶住。“刚来这个组的第一周,一般练到下午四点多,我就练不动了,精神开始涣散了。但我的信念特别强大,告诉自己一定要成功,一定要坚持。”
用了两个月左右时间,在体重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杜思雨的体脂率从16%降到10%,肌肉增长了很多。“虽然身体疲劳反应很大,特别酸,但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信心更坚定了。”
新起点上突破自我
杜思雨的回归激起了不小的水花,体操迷们惊喜地发现,她练成了难度5.0的尤尔琴科转体720度,这对于积弱的中国女子跳马,就像久旱逢甘霖一般。
“之前我只能做360,但我练360时总有人说你可以转720,我就自己玩着尝试,玩着玩着发现真的可以,就练起来了。”不得不说,杜思雨是有一定天赋的,但在体操女选手黄金年龄都没练出来的动作,现在能练出来,真的不容易。“现在我的心智更成熟一些了,对这个动作我虽然怕,但不至于动作变形,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才有可能完成它。”
征服这样的难度动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小时候我胆子特别小,一登陆训练动作就容易变形,长大之后对腾空的概念、技术都更成熟了,体能也比之前好。更重要的是,得拼了命去训练。”为了能稳定做好720,杜思雨每天都要加练体能。“腿部和核心力量、全身的爆发力、脚的稳定性、落地能力等等,每天都练得特别细。以前我的心肺能力很差,这个也在冬训中逐渐补上了。”
在3月初国际体联世界杯巴库站比赛中,杜思雨在跳马资格赛成功完成尤尔琴科转体720度,得到14.000分的高分,她凭借这一跳得到全场最高完成分,获得组委会特别奖。
“这次比赛的完成度,让我的信心更足了。”从巴库回来之后,杜思雨瞄准4月全国锦标赛上满4项的目标,开始冲刺。“之前的冬训都是把很多时间放在跳马和高低杠上,现在我要恢复起来全部四项,要花更多时间去练平衡木和自由体操了。”
这一次,遥望奥运梦想,杜思雨说:“不管结果怎样,都要先拼尽全力,把每一步踏实走好。”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