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这是一份属于登山队的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激励我们攀登不止、砥砺前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国家体育总局登山中心培训部主任次落说。四次登顶珠峰,他见证着我国登山事业的日益发展,更感动于登山精神的代代传承,感恩于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带来的坚强支撑。
从出生于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的一名藏族儿童,到走出藏区来到济南和北京读中学、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成为大学生,再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登山者、体育工作者,次落得益于党中央对西藏发展的扶持政策,得益于国家对于体育事业和登山事业的高度关怀与重视。
作为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长,时年45岁的次落原本并没有登顶计划,他的位置是在6500米的前进营地坐镇指挥,但这一年的攀登因为天气原因一波三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两度出发、两度下撤、整个队伍士气受到影响的艰难时刻,次落站了出来,他决定带队攻顶。“第二次下撤之后,大家的体能消耗很大,士气低沉。在宣布最终攻顶的8人名单时,很多队员流泪了……但当时已经是5月底,时间越来越少,不能再撤回到大本营调整了。可以说,无论是队员的体能,还是所剩余的物资,都要求这一次我们必须成功,抓住这最后一个窗口期。”次落说,在困境时挺身而出,这是一名党员、一个登山人的责任担当。
第三次攻顶前,次落进行了一次“战前”动员,讲述老一辈登山人如何在困难面前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从1960年成功登顶至今,在每一次登顶活动中,登山队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凭借一批批党员前赴后继、勇于担当,最终实现了一次次成功登顶的创举。
“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登山人用生命和奉献铸就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登山精神,这与党员的精神追求高度契合。”次落说。
次落至今还记得,在从7028米到7790米进发的过程中赶上九级大风,大风吹过时,大家在绳索上左右晃动,但每个人都在咬牙坚持。在7790米搭建帐篷时,大风吹得大家用时将近3个小时,而以往这只需要20分钟就能完成。九级大风持续到第二天凌晨5点,队员们在帐篷里一宿没有合眼,因为担心帐篷会被吹跑,一旦风小一点,就赶紧出来加固帐篷。随身携带的重力仪不能倾斜超过30度,整个晚上,有两名队员轮流抱着重力仪在帐篷里面坐着……
2020年5月27日凌晨2点,次落和队友们在连续两个晚上几乎没有合眼的情况下从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原计划6、7个小时的登顶时间,他们足足走了9个小时,上午11点钟,队员们终于到达顶峰。这是人类第一次在珠穆朗玛峰的顶峰接收北斗卫星的信号,也是人类第一次在顶峰用重力仪测出珠峰的数据。
次落和队友们在顶峰足足工作了150分钟,有些队员是全程不加氧,为了抓紧测出珠峰的精确数据,有人甚至摘下了手套……在极度缺氧、极度寒冷的珠峰顶上,完成国家任务成为每一名队员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个人安危都暂时顾不上了。下撤回到大本营的时候,次落和队友脸上的冻伤令人热泪盈眶,但他们却一心惦记着测量数据是否完整无误。
“这是我第四次站在珠峰顶峰上,除了感到荣幸以外,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恩。”次落说,从1998年首次登顶,到2007年、2008年两度为火炬传递保驾护航,再到2020年为国测量,他感受着团队的力量,次落总是说,登山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团队的力量,唯有团队的强大才能成就个人的荣光。
如今,次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培训领域,他期待更多的人群能够了解登山户外运动,并建立起科学、文明、安全、环保的登山理念。“今天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代。脚踏实地、顽强拼搏、砥砺奋进、勇攀高峰,这是登山精神的时代注解,也是激励各行各业奋斗者的精神动力。”次落说。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