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明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第一套广播体操发布,党和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利用课间、工间参与广播体操,锻炼身体。“劳卫制”在中等以上学校、职工、军队中推行,明确提出了“努力锻炼身体,使自己成为优秀的祖国保卫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目标和口号。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思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贯穿于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历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身边的体育公园越建越多,健身路径智能“聪明”,健身赛事线上线下全面开花,科学健身指导来到百姓身边,围绕人民群众需求,群众赛事、健身场地、科学指导等供给不断增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走向更高水平,为实现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两大目标注入强大动力。70年间,“以人民为中心”成为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的根本遵循,体育的价值也不断走向多元,并日渐和青少年成长、文化、旅游、健康等领域融合,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理念先行:全民健身深入人心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正式开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不断筑牢国民体育基础,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此后,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成为中国特色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方式,并多次体现在国家法规政策建立、国家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后,陆续出台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搭建起以体促健的“四梁八柱”。
通过卓有成效的顶层设计,人民群众的健身意愿持续增长,国民身体素养稳步提升。有数据表明,到2021年底,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7.2%;《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等级以上的人数比例为90.4%。数据不仅呈现出全民健康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也更加说明全民健身理念已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成为许多健身爱好者脱口而出的话语,对他们来说,全民健身是一句口号,更是参与运动、锻炼体魄的实践动力。
疫情期间,居家健身成为潮流——线上运动会火热,居家健身器材热销,健身直播课受到欢迎——全民健身释放新活力。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种方式延续了平日的健身活动和健身热情,也有人被此吸引成为全民健身的新参与者,并逐渐养成健身习惯。“健身”是为了质变到“健康”,深化全民健身理念,广泛提升人民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将有力推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
全民共享:赛会遗产普惠大众
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成为“全民健身日”,这是人民群众更广泛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志。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每一次大型赛事的承办不仅能点燃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更能激发人民群众的运动热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下,全民健身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健身爱好者在健身房挥汗如雨,各类体育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健康跑、广场舞等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蓬勃开展,户外休闲旅游中运动项目不断增多,运动不仅是体育锻炼,更融入大众生活,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既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第一块金牌,也是全民健身的一枚奖章。通过科技助力、开展旱地冰雪运动项目等方式,冰雪运动的魅力逐渐突破小众圈层和季节限制,全国各地群众走进冰场、雪场,享受冰雪运动的快乐,冰雪运动从单一季节性的小众运动转向四季皆宜的日常休闲运动。自2014年启动的“大众冰雪季”成为冰雪运动普及推广的年度盛会,规模从第一届时的10个省区市参与,发展到31个省区市联动,参与人数也从千万量级上升到了2020—2021雪季的近1亿人次,大众冰雪活动近1200场。同时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场馆、体育活动等形成了冬奥遗产,今后也将用于群众性冰雪运动开展,“冰雪热”将经久不息。
“全民全运 同心同行”,陕西全运会的口号彰显了竞技体育对全民健身的重要推动作用,陕西全运会的群众赛事活动为国内的运动爱好者提供了竞技交流的最高平台,全运会的举办也为古城西安增添了浓浓的运动色彩。在成都,秉持着“办好一次会 搞活一座城”理念,体育将这座城慢慢改变,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一批体育场馆兼具竞技与健身双重作用,智慧体育得到广泛应用,市民打开手机就能查到“体育生活地图”,找到身边的运动场地,还有今年元旦贯通的环城100公里天府绿道给广大市民提供了骑行健身的好去处,不少人通过社交媒体分享骑行攻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跃然呈现。
群众关切:场地设施完善升级
开展全民健身,“健身去哪儿”是牛鼻子问题。长久以来,我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不断发展,体育锻炼的基层供给取得长足进步。《2021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4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4.1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41平方米。全国各地加快构建“15分钟健身圈”,甚至是“10分钟健身圈”“5分钟健身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健身有了好去处。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着眼于进一步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的问题。在《意见》的要求和指导下,城市的“犄角旮旯”变身“金角银边”,新建或改扩建的体育公园不断增加,大型体育场馆进一步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国家体育总局还将加大力度解决群众就近健身的问题,实现举步可就的全民健身设施,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统筹利用各类中央资金,支持指导地方积极探索推进社区和智慧化健身设施建设,完成5000个乡镇街道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使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更加公平可及地惠及人民群众。
如今,健走步道、健身路径随处可见,走出家门就是健身广场,城市、乡镇、农村,不论在哪里,健全的场地设施不断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随着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升级改造,颜值高、功能多样的健身场地、智慧化赋能的体育设施,成就了群众的美好生活:在福州福山郊野公园,青山之中盘旋着一条600米的防滑彩虹步道;在安徽铜陵,长江岸线全长2.1公里的废旧码头和船厂,经系统整治后成为包含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门球场等体育场地在内的滨江生态体育公园;北京市海淀公园经过改造,变身全球首个AI科技主题公园,智能步道、AR太极教练等人工智能设施“藏”在其中……这些场地设施已经成为当地市民健身休闲新的“打卡处”。
护佑健康:科学指导走进万家
美好生活,健康先行。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提高健康水平,体育成为了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离不开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的普及与指导,也离不开体卫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尤其是近三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民对健康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运动促进健康成为人民共识。
近年来,利用新技术、新媒体,面向不同群体,科学健身指导走向千家万户。浙江利用社体指导员资源“点单派送”科学方法指导,四川利用直播新形式通过真实运动场景向观众提供权威运动建议,安徽推进省市县三级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建设,搭建覆盖全省城乡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网络,陕西利用社交平台不间断传播健身科学知识……全国各地通过资源整合,向大众及时、准确地传递科学健身方法。国家体育总局也积极推动运动促进健康行动计划,在现有线上线下科普途径的基础上,不断创编适用于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慢病人群,以及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科普作品,开发出“世界冠军教你练”“AI做操”等创新形式,探索传播新途径和新手段,增强可及性和普惠性,促进大众的身心协调发展。
从注重“治已病”到“治未病”转变,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全民健身也要不断生活化,为“大健康”模式添砖加瓦。越来越多的医院增加了体卫融合中心、运动健康门诊,患者经过一次门诊,即可得到体卫融合中心给出的一个包括药物、营养、睡眠、运动和生活方式在内的个性化整体解决方案。同时更多医院将体质健康测定纳入健康体检项目,进一步发挥了科学健身指导在健康促进、慢病预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全民健身关乎全民,办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从每一块健身场地入手、每一场赛事活动入手、每一次健身指导入手,体育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凝聚体育的向上力量。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