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组织开展的2021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库征集活动评选结果揭晓。该库收录了116个志愿服务项目,由北京市体育局报送的“15分钟运动圈”志愿服务项目名列其中。活动有效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和健身设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以及群众“健身去哪儿”的突出问题。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该项目组织单位北京马拉松协会负责人赵福明。
↑资料图
记者:“15分钟运动圈”指什么?
赵福明:北京马拉松协会打造“15分钟运动圈”,力争建设在城区任何一个地点3公里半径内均可找到训练基地,从而实现群众能够便捷参与运动营的目的。该项目的公益属性、专业团队的持续投入,以及专业运动健身教练进行指导,使得人们更容易也更乐意参与。
目前,“15分钟运动圈”已在北京市设立了33个训练基地,为群众提供常态化、周期性、纯公益的健身指导服务和运动社群支持。“15分钟运动圈”对参与人员不收取任何费用,且为参加人员免费提供基本的饮水保障。训练营以“科学跑步、健康跑步、享受跑步”为目标,旨在推动全民健身的科学性、持续性、互动性和趣味性,调动更多运动爱好者分享运动热情、传授运动技能,从而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带训人员均为北京马拉松协会培训和委派的公益教练,在训练计划安排上,按参训人员的水平匹配适合的强度。此外,还有志愿者团队的深度服务,使大众的参与意愿更强、热情更高,营造了积极的全民健身氛围。推行教练、营主及志愿者奖励机制,每次训练打卡后给予参训人员、教练、营主、志愿者积分奖励,并提供相应物品进行积分兑换,更好地调动大众及团队的积极性。
记者:“15分钟运动圈”成立至今印象深刻的瞬间有哪些?
赵福明:我们一起走过了6年,我看到很多人受到志愿者的帮助后,自己又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其他人。这也是“15分钟运动圈”不收费、不给劳务报酬,协会同时承担着基础成本,但运动圈发展的运动营越来越多、服务的志愿者越来越多的原因。
有一个家庭让我感受到家庭体育中的互相鼓励——丈夫跑步是为了陪伴妻子和儿子,妻子跑步是为了尝试和带动儿子,儿子跑步可能是出于好奇,这一家人在我们的跑步新人培训班获得了改变,丈夫身体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参与到我们的公益培训团队里,服务运动营;妻子突破了自己的认知,改变了情绪和心态;儿子可以跑5公里,并与同学在学校组织跑团;小女儿4岁,也慢慢开始跑步。每周三是他们的家庭跑步日,一家四口一起跑步,氛围非常好。
记者:随着马拉松项目的普及发展,你觉得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发展有什么好处?
赵福明:马拉松是一个奔跑的项目,跑者大多是热爱生活的,他们更愿意帮助身边人。基于更强的身体能力和更积极与世界互动的心态,跑者会跑遍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会跑其他城市的美丽路线,感受公园、公路、森林的美好。当然,也会感受到城市的变迁。
马拉松项目基于其独特的规模效应和宣传效应,强大的互动性和社交属性,自2014年以来成为全民健身的排头兵,成为体育强国落地的高效突破口。赛事引领参与,孕育出大量的兴趣小组,小组又进一步发挥传帮带作用,盘活了运动人群的活跃度,进而培养了更多人参与。同时,马拉松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经济性,2019年,马拉松相关产业的价值已达700亿元左右的规模。由于爱好者的参与,对软硬件服务的消费,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2019年,全国马拉松爱好者跑步的人均年消费在12000元至13000元左右。
记者:未来协会有怎样的发展目标和计划?
赵福明:北京马拉松协会的宗旨是“奔跑让改变发生”,目标是成为最受欢迎的体育类社会组织,因为跑步是非常大众化的项目,也是非常基础型的项目,可以帮助更多人通过跑步拥有健康的身心。
北京马拉松协会一方面在摸索中发展,铺设更多的公益运动营,帮助北京的大众跑步,如“15分钟运动圈”,另一方面,还在做标准,做大众跑者的等级标准,做大众跑步教练的等级及标准,力求筑牢大众跑步更坚实的基础。未来,协会还将制定行业规范,铺设更多的基础健身网络。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