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不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身影。他们主动投身防疫一线,无私奉献,诠释着携手“战疫”、共克时艰的坚定信心。
深夜11点,在天津市河西区尖山街道,忙碌了一整天的张臣旭才回到家中。他是一名基层社体指导员,平时负责在健身站点指导群众习练健身气功。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工作,开启了长达十几天的早出晚归生活。
35岁的张臣旭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大学期间喜欢上健身气功,并一直从事健身指导服务。他说:“作为一名社体指导员、志愿服务的践行者,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影响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来。”张臣旭的防疫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是维护核酸筛查现场秩序。他每天早上6点半出门,完成单位的工作就到社区报到,穿着防疫服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没有核酸筛查工作,他就协助完成社区的电梯消杀、人员分流等工作。张臣旭告诉记者,身边很多社体指导员主动化身“大白”和“小蓝”参加防疫志愿服务,始终与一线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并肩作战,积极践行着社体指导员的责任和义务,释放自身能量。
前不久,海南疫情发生后,澄迈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发布了《致全县社体指导员抗疫倡议书》,号召全县社体指导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倡议书一经发布,社体指导员们积极响应。戴文昊是澄迈县一名社体指导员,为了不耽误白天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他主动申请将志愿服务时间调到后半夜,从凌晨12点到早上7点是他的志愿服务工作时间。
在澄迈县各地的疫情防控卡点和大街小巷,社体指导员的志愿服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澄迈恩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王恩武同样是一名社体指导员,他在金江镇军口村委会核酸采集点提供志愿服务。王恩武说:“解决疫情防控中各类‘急’‘难’‘愁’问题,我们要以冲锋者、守护者的姿态奋战在前,发挥体育人的坚毅品质和不懈精神。”
疫情防控必须要守好每一个关口,做好每一个细节,志愿者的服务就非常具有代表性,社体指导员在其中全力履职。来自四川成都的社体指导员王重湘平日经常带领大家一起健身,社区居民们都亲切地喊她“王大姐”。前不久,王重湘不慎伤了腿,大家以为会有段日子见不到她,没想到,成都疫情出现后,王重湘早早到社区报名参与志愿服务。“社体指导员作为全民健身的宣传者、引导者、组织者,活跃在志愿服务和健身指导中,面对疫情防控,我们也要让人们感受到体育的力量和担当。”王重湘说,“社体指导员的奉献精神和志愿精神一脉相承,只有多为别人想一点,多做一点,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快结束这场疫情。”
在防疫一线从事志愿服务的社体指导员有很多,他们不仅冲在志愿服务一线,还在网络平台分享健身指导视频,这些举动赢得了人们的赞许:社体指导员是基层疫情防控的一道屏障,为守护万家幸福贡献了坚强的体育力量。
图片来源:澄迈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