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蓄力赋能 ——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发言摘编(上)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3-10-19    作者:顾宁

10月18日,2023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在重庆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士气,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夯基筑台。会议总结了2022年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情况,重庆市体育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河北省体育局、山东省体育局、陕西省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等6家单位,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本单位青少年体育工作开展经验作了交流发言。

总局排管中心

逐步构建全国青少年排球赛事体系

李国东(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训练部主任)

为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文件精神,立足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坚持“以赛促训、赛训结合”,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正在逐步构建符合我国青少年排球运动发展特点的赛事体系。体系囊括青少年U系列赛事、全国大集训交流赛、综合性运动会系列赛、教育系统全学段比赛等。以上赛事均由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共同举办,双方致力于打造体教深度融合、范围更广、水平更高、影响更大的竞技平台。

在政策层面,科学设置综合性运动会青少年组年龄段,打造高精尖后备梯队。全运会、学青会年龄组设置与亚排联、国际排联相关赛事接轨。同时,制定特殊规则,锤炼重难点技战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每年举办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营及全国青年队大集训。以赛练结合为主要形式,针对技战术薄弱环节采取特殊规则,突出优势,补齐短板。

在具体做法上,优化U系列赛事,促进优秀后备人才涌现。打破参赛壁垒,面向全体青少年,不设球员、球队参赛限制,体校代表队、学校代表队、俱乐部青训梯队等均可参赛。

W_58300353_17123115_wxm.jpg

一方面打造排球传统校高中组联赛品牌,构建青少年选秀平台。经过11年的连续打造,全国高中组排球传统校联赛参赛队伍从最初的男女各12支,增加到各32支。品牌美誉度逐步提升,已成为大学、省市梯队重要的选秀平台,走出了龚翔宇、江川等一批优秀运动员。

另一方面初中组排球联赛成功启动,为优秀苗子的涌现培育土壤。2018年与教育部学生体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2019年共同举办全国初中生排球联赛,2020年将其常规化,每年举办一次。2022年启动全国初中组传统校联赛,并将其纳入排球中心每年常规赛事。

同时,推动小排球活动开展和普及,培养小学生排球兴趣。2013年启动小排球活动,2018年协助教育部制定《小排球场地建设及器材配备规范》。2020年启动小排球夏令营暨锦标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2022年正式出版《小排球竞赛规则》。

此外,注重家校联动,推广亲子排球。2019年,排球中心开发出幼儿排球器材和场地标准、技术动作、竞赛规则,并在全国部分幼儿园进行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亲子排球相关标准。2022年在北京、山东和四川等地进行推广,2023年举办多期亲子排球嘉年华等活动。

未来,中心希望进一步推动体教深度融合,创新办赛,激发活力。将筹措各方资源,举办全国青年排球精英赛。联赛后备梯队将和优秀中学生队同场竞技,激发参赛队伍的竞争性、对抗性,提高比赛的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打造体教融合赛事新样板。此外,还将联合教育系统、地方政府,举办全国中学生排球区域赛,参加对象囊括普通中学、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技工学校等,将分为省内预赛、区域决赛、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最终形成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参与度最高的青少年顶级赛事。

青岛城阳

打造青少年足球名城

殷连刚(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深入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着眼于培育中国足球未来,坚持从基础抓起,全力打造青少年足球名城,塑造足球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近年来,城阳区向国少队输送30人、国青队输送9人、国家队输送3人;获得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称号。

W_55062903_21050223_gx.jpg

在具体做法上,城阳区聚焦场地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按照“既有方便群众在家门口踢球的场地,也要有承办高端足球赛事的场地”的思路,因地制宜布局建设标准足球场、笼式足球场、体育公园等场地设施。高标准建成拥有17片标准足球场的白沙湾足球基地、拥有6万个座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青岛市民健身中心和全国10个专业足球场之一的青岛青春足球场。全区共有标准足球场151片,平均每万人拥有2.6片,还建有笼式足球场105片、简易足球场55片,构建起“15分钟足球运动圈”,被誉为“中国足球桃花源”。

城阳区聚力人才培养,厚植成才沃土。坚持足球从娃娃抓起,全区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足球参与率达100%,建立“校长杯-街道校级联赛-区长杯”竞赛体系,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5所、特色幼儿园28所,位居全国前列。实施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菁英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成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创新“市队区办”“区市联合办队”等模式,建立各级别、各年龄段的精英队训练营,政府“买单”聘请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在内的40名职业俱乐部专业教练,全面提高精英队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累计获得青岛市“市长杯”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136个,获得省级冠军17个、全国冠军1个。

同时聚合赛事资源,激发城市活力。坚持引育并举,搭建赛事平台,发挥增活力、促消费、惠民生的综合价值。举办“哥德杯中国”世界青少年足球赛、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足球赛、U15东亚足联男足锦标赛、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等高水平足球赛事,以及省市各类群众性、青少年赛事;普及推广“亲民足球”,成立区、街道两级足球协会,建立城阳足协杯、市民运动会足球赛,街道、社区联赛,家庭趣味比赛等多元化赛事体系,全区经常参加足球运动的人口达到12%,足球产业总产出平均每年以13%以上的速度增长。

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城阳区自觉融入振兴中国足球、建设青岛足球之城战略部署,在青岛市率先出台《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把体教融合作为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重要支撑,统筹理顺体制机制,设立区体育发展中心(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同时,还着力构建“校校都是训练点、人人都是教练员”的大体校格局,以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为引领,探索形成竞技体育人才选拔、训练、输送的有效路径,带动竞技体育项目均衡优质发展,提升综合实力。

广西

举全区之力办好首届全国学青会

魏鹤(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5日在广西举行。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广西的重大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按照“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做好筹备工作。

首届学青会是体育和教育部门两大赛会首次合并举办,筹备工作没有成熟经验可循,很多工作都是在磨合探索中推进。在筹备过程中,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筹备时间紧,从2021年6月批准广西承办算起,筹备时间仅有两年多;参赛规模大,两个运动会叠加,来桂代表团人数超2.5万人;办赛经验和专业人才不足,这是广西第一次承办竞技类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竞技体育场馆基础差,很多场馆设备设施陈旧老化,无法满足专业竞技比赛需求等。广西坚持问题导向,锚定“办赛精彩”目标,结合实际,不断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目前,学青会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W_41339414_23042521_wj.jpg

一是聚焦破“难点”,构建高效的组织运行体系。强化四方联动工作机制,成立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与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主任的组委会,形成四方议事规则。建立上下协同组织体系,优化调整学青会执行委员会组织架构及职责,各市赛区分别成立本级执委会,驻会集中办公,形成自治区与各承办市县和高校上下联动的筹备组织体系。

二是聚焦夯“基点”,形成完善的场馆保障体系。科学规划比赛场馆,坚持“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在全区规划布局48个比赛场馆,其中新建14个、改造34个。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同步考虑后学青会时代综合利用,将比赛场馆与城市规划、旅游发展和高校建设相融合,统筹专业队训练、学校体育及全民健身的需求,实现各方参与、全民共享。

三是聚焦抓“重点”,建立专业的竞赛组织体系。在总局专业力量和技术支持下,建立学青会“一项目一专班一方案”工作机制,成立51个项目竞赛委员会,制定竞赛组织、场馆运行、信息系统、综合保障等工作方案预案。开展全要素、全流程、满负荷测试演练,及时查漏补缺。

四是聚焦立“支点”,强化细致的综合服务体系。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按照“一套体系、一套标准”的原则,优化完善接待、交通、安保、医疗、食品药品等重点保障方案,推动赛事运行与城市运行紧密衔接,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参赛和生活环境。

五是聚焦出“亮点”,搭建全方位的氛围营造体系。推动学青会纳入全国宣传工作“一盘棋”,广泛动员中央和自治区媒体参与宣传,上线运行学青会官网、微信、微博,开通学青会电视频道,发布会徽、会歌、吉祥物、主题口号、宣传片等,把办好学青会作为展示体教融合发展和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的重要窗口,讲好学青会故事、体育故事和广西故事。

陕西

紧紧围绕“十个助推” 大力开展体育支教

苏晓刚(陕西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

陕西省体育局充分认识体育支教是国家体育总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安排部署,是促进体教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化青少年体育提升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有力抓手,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支教工作。上半年,50名支教队员在绥德县20所学校实施体育支教;下半年,活动已经在黄龙、绥德、柞水、志丹四县50所学校展开,比原计划增加了3个县、53名队员和40所学校,服务学生共5万余人次。

陕西支教队员紧紧围绕“十个助推”有序展开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通过提升体育教学专业水平和最大化满足学生多元体育需求,助推学校体育课高质量开展。陕西把支教队员支教能力提升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一体化”推进,建立“互助组”,努力把支教队员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留下来,对支教学校体育教学持续产生影响。

二是通过提升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助推学校社团组织扩容增项、提质增效。支教队员在完善制度建设、改进发展措施、积极参加活动、促进学生技能掌握、推动新社团成立等方面助力支教学校体育社团建设。

三是通过强化体育赛事杠杆引领作用的发挥,助推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陕西重视发挥“以体质育心智”作用,突出“五育并举”体育功能,强化“以体育人”特殊作用,积极开展竞赛活动,让青少年学生在比赛的成败中增强耐挫力,提升心智,锤炼意志。

W_37570993_23051323_wz.jpg

四是通过促进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开展,助推学校运动队建设。在布局时,专门给县体校安排支教队员,加强训练能力。

五是通过开展重点学生帮扶和留守儿童关心等工作,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在工作计划安排上,陕西严格根据总局提出的“三个结合”,充分考虑乡村振兴元素,注重乡村小学布局,希望探索更多支教助力乡村振兴的措施和路径。

六是通过增进体育文化氛围营造,助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传承。陕西坚持把推进体育文化建设贯穿支教活动全过程,努力加深中小学生对体育文化的感知,使其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热爱体育运动。

七是通过鼓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向学校开放使用,和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使用,助推公共体育场地和学校体育场地双向开放。

八是通过深化有关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练员岗位设置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助推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落实。陕西支教注重推进制度落实的考量,积极发挥支教社会影响和实际成效,向社会传导中小学校配备教练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推进支教县在落实总局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先行先试,扩大支教成果。

九是通过强化标准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在学生体育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助推学校场地设施和器材配备标准化建设。

十是通过增强学校运动安全管理理念和保险意识,助推学校安全工作提质。陕西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贯彻始终。支教队员积极为支教中小学校安全管理查漏补缺,在推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强化中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防护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下一步,陕西将继续深化“十个助推”工作要求,持续加强技能提升培训,继续加强思想引领,尝试在全省布局支教,探索推进陕西支教工作全覆盖,努力实现“小支教”推动学生大健康、推动体育大发展、推动教育大改革,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促进陕西省体教融合工作纵深发展。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