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是可防可治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可以延缓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提高活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慢阻肺患者的重视,已经成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选择哪种适合的康复训练方法,又如何确定合理的运动强度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医师表示,若患者有气短气促的困扰,可尝试以下呼吸方式。
腹式呼吸
具体方法: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凹陷。大家可以想象自己的肚子是个未充气的气球,当给气球打气时,气球会扩大鼓起,而放气时,气球会缩小变瘪。
腹式呼吸在任何体位下均可进行训练,建议从最简单的半卧位或者是卧位开始,其次是坐位、立位。
训练要点:呼吸要缓慢而深,可以更好地增加通气量,缓解气喘气急的症状。
训练强度:10~15次/分钟,30分钟/天。
缩唇呼吸
具体方法:鼻吸嘴呼。在呼气时,嘴唇半闭收缩聚拢呈吹口哨状,避免脸颊过度用力收紧,缓慢、匀速地呼出气体。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可吸气时默数1、2、3,呼气时默数1、2、3、4、5、6)。
训练要点:保证每一次的吸气要深、呼气要缓慢。
训练强度:7~8次/分钟,15~20分钟/天。
医师表示,若患者自觉体力下降,可尝试步行和骑功率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步行时,心率应维持在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80%。每天至少步行20分钟,不超过1个小时。步行距离由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得出[推荐步行距离=6分钟步行试验测得的距离/6分钟×(20~30)分钟×(60%~80%)]。每周至少训练5次。
骑功率自行车有利于提高心肌与呼吸肌。功率自行车的阻力值一般由心肺运动试验的结果而定,循序渐进。训练时间至少20分钟,最长不超过1小时。心率维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每周至少3次。若进行上肢训练、核心训练、下肢训练等无氧运动,建议在专业康复科医生评估指导下完成。
除了适度锻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戒烟戒酒、远离粉尘,遵从医嘱规律用药,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心情。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