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我们用2024期许2025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1-10    作者:

2024年是中国体育大年,惊喜与感动交织,收获与成长并存。体育记者作为中国体育的见证者,他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一个个时刻。本期专题,让扎根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等不同领域的记者,聊聊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每一个闪光的瞬间拼成中国体育发展的图景,用奋进的2024期许更好的2025。

6000份调查问卷的厚度和温度

本报记者  林  剑

“您的年龄?”“您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您喜欢的健身内容有哪些?”“您对于社区体育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这是记者在洛阳体育局采访时看到的一份调查问卷,这样的调查问卷,足足有6000张。

为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将场地设施建在群众身边,2021年,洛阳市全面启动了体育公园建设工作,问需于民、优化设计是其中重要一环。按照设计规划,体育公园建设之前,要通过走访了解、问卷调查、热线电话、设置意见台等途径,充分征求市民意见,做到“建什么样的体育公园,由市民说了算。”

目前,洛阳全市已新建、改建体育公园200多个,为全市增加体育场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全民健身工作事关广大群众健康,同样是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全民健身工作开展过程中,依靠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回应人民关切,切实解决体育领域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扩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不但是全民健身工作的应有之义,也是群众路线在全民健身领域的具体实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总结“十四五”,谋划“十五五”,全民健身工作依旧要站稳人民立场,从“全民健身要提供什么服务”向“百姓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转变,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有力度,也更有温度。

让体育的荣光成为振奋的力量

本报记者  部国华

体育,是一种力量。2000年,曼德拉向球王贝利颁发终身成就奖时说:“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体育的力量无与伦比,它能激励人民,团结人民。”

作为一名从事全民健身工作的新闻工作者,远离了竞技赛场,但依旧时时能感受到体育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在沈阳市浑南九小的校园里,每一位孩子自我向上的生长,是在浙江毛村山头村一面攀岩墙写下的体旅发展大文章,亦或是在社区公园里,每一个健身爱好者跑步、健身的身影……体育打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实现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体育的力量在细微处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人。今年10月,我在浙江衢州采访“九九重阳”老年人健身主题活动期间走进了白沙村,从一张乒乓球桌打开了“体育兴村”新路子,到年年举办村运会,拍上一张“全家福”,白沙村将新农村发展编成村志,用一张张照片展示了村里的发展变化。体育涵养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注入了澎湃精神动能。

传播体育力量是体育记者的使命,新的一年,我将继续与体育相伴,讲好全民健身故事,弘扬体育精神,促进体育运动发展,在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的路上奋力前行。

体育消费观念正在改变

本报记者  史  伟

2024年,不去现场看国足的比赛也要“门票”了!因为想看中国男足世界杯预选赛的实况直播需要付费。想看的人把网络都挤爆了,由此可见热爱足球的人口基数足够大,足球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十分诱人。

2024年冬至这天,108支村级球队代表集结在2025年贵州榕江“村超”预选赛分组现场,气氛热烈,参赛队伍再创新高。50多万名网友在手机上免费观看了这场直播。据统计,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底,足球为榕江全县旅游带来综合收入达到130.7亿元。

在总局群体司、中国足协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在10个月的赛期里,吸引了全国880个县级行政区参与,参与球队达到10000多支。

足球要振兴,基层是重点,也是关键。民间足球人气已聚拢,只待人才出现求突破。

2025年,国足争夺世界杯入场券的大戏继续上演。从看球开始,人们的消费观念、对体育的各种需求,都将会继续发生改变。

翱翔蓝天 逐梦未来

本报记者  冯  蕾

在2024年的尾声,航空科技体育赛事相继落下帷幕。作为一名航空体育记者,我有幸见证了这些国际赛事的盛况。

2024年的国际航联世界无人机竞速锦标赛,无疑是一场全球顶尖无人机飞行员的巅峰对决。全球32个国家、111名无人机竞速世界级“飞手”齐聚一堂,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其中,12岁的中国国家队少年“飞手”白熙泽夺得个人组、青年组亚军,圆梦杭州。而在随后的世界无人机公开赛上,更是涌现出了众多中国优秀选手,他们凭借出色的发挥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阵阵掌声。

回顾这些赛事,我深感中国航空体育的崛起并非偶然,在“体育强国”和“低空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中,航空运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望2025年,我对中国航空体育及赛事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期待看到更多高水平的国际赛事在中国举办,看到中国航空体育项目能够不断创新和完善,同时也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航空体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最后,希望中国航空体育事业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保持热爱 奔赴山海

张博宸

2024年,我有幸在“健康生活全媒体”,见证赛场外群众体育的重要价值。

入职中国体育报后,我逐步接触到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育、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等过往相对不熟悉、不了解的领域,通过与不同地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交流,我更深刻地知晓了体育工作者为建设体育强国作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同时,在多次出差、实地走访采写的过程中,看到了近年来中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下社会体育的别样魅力——青少年对体育比赛的喜爱、中年人对体育消费的重视、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关注等等。我作为一名体育记者,在工作之余收获了诸多激励自己的动力来源。

回忆起半年多来令我难忘的工作片段,出差山东淄博淄川区时,三台村党支部书记谈起全民健身对村民间凝心聚力、新时期农村建设的影响;前往湖北咸宁嘉鱼县后,基层武术教师说起体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走访成都市天府新区时,退役运动员们讲起进校实训对师生间教学相长、孩子们运动表现的提升……以体育记者的身份,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形式记录下中国体育事业的重要时刻,它们都会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难忘记忆。

2025年,我将继续在“体育传媒国家队”,为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倾尽全力。

期待见证更多精彩的全民健身故事

本报记者  卢  苇

2024年,因为全民健身,我走了许多路,到了许多地方,看了许多故事,听了许多声音,也欣喜于体育为老百姓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2024年3月,我有幸参与到全国两会的报道中。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冰雪运动让“尔滨”更出圈、健身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多幸福感、体育提升青少年身心健康……两会上的一件件提案和议题,都让我切实感慨,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在人民群众朝夕相关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体育组政协委员关于延长课间十分钟、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提案上了热搜。不过半年时间,在同年9月的新学期中,北京、天津等不少地方的学校就已经将“课间延长5分钟”落到了实处。

2024年,跟随走基层和报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脚步,我还走进了上海、浙江、沈阳等地。在舟山,我挖掘到了独具海岛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样本、延展公共体育服务链条的浙江经验;在上海,我感受着智慧体育为城市和生活带来的神奇和便捷;而在沈阳浑南九小,堆满轮胎的操场成为孩子们最爱的乐园,好动乐学的精神感染着从这里走出去的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

2024的故事还有很多,它在我们笔下和记忆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2025已然开启,也期待着能够见证更多精彩又生动的全民健身故事。

体育科普送给最需要的人

本报记者  刘昕彤

“吐切囊”“吐切囊”(藏语意为:太感谢了)是今年我在采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2024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组织的体育科普援藏示范活动带领一行专家,走进西藏自治区的山南市隆子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帮助老人次仁白玛减缓了眼部不适症状;在湖南桑植洪家关白族乡,有趣的体育科普打卡活动让当地小朋友谷荣轩在体育游戏中掌握了丰富的运动知识。

解决群众所需,回应群众所盼,是今年体育科普工作的突出亮点,今年的体育科普工作走过新疆、西藏、湖南、陕西、浙江等多个省份,通过实用的科学宣讲、有趣的互动游戏和针对性的运动处方,让更多家庭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展望2025年,体育科普活动的内容形式将更加丰富,体育科普激励机制会更加健全,借助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体育科普将形成立体化、常态化、大江南北联动的长效局面,成为群众身边的科学健身帮手。

体育支教点亮梦想之光

本报记者  顾  宁

“老师,我们会很想你的!”“老师,我和父母视频的时候他们都说我武术打得很帅气。”每当学生知道支教志愿者即将离开后,都会纷纷拿出笔和小纸条,希望老师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并且不断询问志愿者们下次见面的时间,他们将志愿者看作是自己的大哥哥、大姐姐,这可能就是志愿者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奔赴。

支教老师手把手教孩子运球的动作,孩子们在操场上尽情释放活力,运动会中所展现出团结和友爱……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恰恰彰显了体育支教的重大意义。

从2021年国家体育总局启动体育支教志愿服务,到2024年走入山西、内蒙古等地的中小学校。四年间,体育支教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乡村孩子们热爱体育运动的大门。体育支教,或许对于整个教育事业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板块,却实实在在地在这些纯真的孩子们心间种下了希望的种子,而终有一天,这些种子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为乡村振兴、为孩子们的美好明天撑起一片绿茵。

回顾今年的采访,还能清晰地回忆起操场上那一个个活跃的身影,我知道,体育支教的故事还在继续,它所带来的力量也将不断延续、发光发热。

笔耕不辍 传递体育力量

本报记者  轧学超

从万众瞩目的竞技场,到人们身边的校园和体育中心,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体育的激情和魅力得到广泛传播。在这一年,不管是全国全民健身大赛,还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亦或是各项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作为一名体育记者,能够亲身经历、参与其中,记录他们的精彩瞬间,都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珍贵的体验。

对于我来说,每场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从选手们赛前紧张而专注的神情,到赛场上风驰电掣般速度与力量的较量,再到胜利后的欢呼雀跃或失败后的黯然神伤,我都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一一捕捉。记得在采访一位年逾七旬的门球爱好者时,他那矍铄的精神和对运动的热爱深深打动了我。尽管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一聊起门球,他的眼中就闪烁着光芒。他笑着说,门球于他而言,是生活中最亮丽的色彩。这份执着与热情无关年龄,只关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追求,而像他这样的健身爱好者,正是全民健身浪潮中最具温暖有力的推动者。

就是因为这些平凡的全民健身故事,让我坚定了在2025年要用更加生动的文字和画面,将体育背后的坚韧、拼搏与团结传递给每一位读者,让体育的火焰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奔走采访一线 新人热爱不息

毛昀哲

在2024年,我加入了中国体育报,开启了自己的记者生涯。中学时期立下的新闻理想如今终于照进现实,我倍感激动和光荣。

尽管走上记者岗位的时间并不长,但依然有不少瞬间令我印象深刻,最难忘的自然是参加中央媒体走基层和“国球两进”公益行活动。来到大漠边缘的库尔勒,我跟随中央媒体团队广泛走访社区、学校和商圈,积极采访当地体育局领导、乒协负责人、体育教师及参与乒乓球运动的百姓。这些见闻既让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也为后续的报道工作积累了有价值的素材。伴随着文章《国球从娃娃抓起 梨城涌动乒乓热》刊登发表,我为首次出差之旅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展望已经来临的2025年,我将继续怀揣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以一名合格记者的标准要求自己,扎根在基层、奔走在一线,用心讲好体育故事,为中国体育报这支“体育传媒国家队”贡献力量。

踏上热土 捕捉全民健身发展脉动

本报记者  傅潇雯

2024年,我从专注于冰雪领域报道“转行”进入到社会体育报道,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看到江苏盐城高架桥下利用“城市边角料”建起的篮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盐城市民们亲切地称为“桥洞球场”;也看到新疆和田县巴格其镇巴扎博依村,在村委会里支起的乒乓球台和篮球架,成为村民们锻炼身体的好去处;还看到体育总局定点帮扶的山西繁峙县和代县,因为家门口有个体育场而让生活更美好的鲜活例子。

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在各地大力兴建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之时得到破解。

作为一名社会体育报道的“新兵”,新的一年,我希望能有更多机会踏入一片片大江南北涌动着全民健身热潮的热土,用自己手中的笔继续谱写神州大地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的诗歌。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