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公共场所老年人健身器材有了标准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3-02    作者:部国华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丰富老年文体服务。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适老化建设,规范引导公共场所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日前发布了《老年人健身器材配置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试行)》),在服务老年健身群体、完善和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指南(试行)》围绕心肺类、力量类、平衡类、律动训练类和柔韧拉伸类等功能训练,分别就老年人室外健身器材和室内健身器材,提出具体的适老化要求,引导各地配置适宜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身需求。同时明确,《指南(试行)》适用于指导社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老年人活动中心、养老院等公共场所老年人健身器材的配置,所配置器材适用于60岁以上、具有自主行为能力,适合体育健身运动的人群。

根据《指南(试行)》,老年人室外健身器材按照功能分为心肺类、力量类、平衡类、手脑协调类、按摩类、牵引类、休闲益智类;老年人室内健身器材按照功能分为心肺类、力量类、律动训练类和柔韧拉伸类。器材应结合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具有运动轻缓、操作简便、负荷适宜、可及时中止运动等特点的器材,应充分评估器材安全风险、机械安全风险、电气安全风险以及运营管理安全等,避免老年人在体育锻炼中发生运动伤害。

根据《指南(试行)》,器材配置要遵循多样化原则,应充分考虑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基本需求,不同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运动能力,系统配置心肺类、力量类、律动训练类、平衡类、柔韧拉伸类、休闲益智类、按摩类等器材,使老年人通过全方位锻炼提升体质。要突出有效性、互动性、标准化原则,老年人通过使用器材进行体育锻炼可提高身体机能水平、体质水平和生活质量,应满足老年人多人参与、进行互动交流的需求,激发老年人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

《指南(试行)》提出,器材宜采用便捷模块化设计,提高产品零部件通用性,降低产品维护成本,提高维护管理便捷性。应配置醒目易见的标识牌,内容应简洁明了,容易为老年人所理解。无法在器材上配置的,可在器材旁边单独配置。标识牌中的警示应结合器材锻炼功能,提醒老年人根据身体健康情况科学合理的锻炼。

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希望通过《指南(试行)》的制订出台,助力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根据老年人特点和需求提供更加适合的场地设施和健身器材,不断拓展老年人参与健身活动空间,维护和保障老年人体育健康权益,为做好新时代老龄工作和老年人体育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