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体育组织作为关键力量,持续推动群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加强对基层体育人才的宣传激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举办了“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2024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暨活力体育组织征集活动,以及2024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线上初评、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综合评定,结果近日揭晓。本版对遴选出的具有公信力、引领力和传播力的50名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50个活力体育组织和20个优秀组织单位,50个有故事、有品质、有温度的优秀案例进行全面展示,选树典型引领示范,鼓励更多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
徐建霞:让全民健身成为时尚
“让健身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让健康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徐建霞把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当作使命,组织推广健身理念,用实际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全民健身的行列。
徐建霞是北京市丰台区武术运动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是中国武术六段、杨氏太极拳第六代传承人,也是国家段位制考评员、指导员、国家一级裁判员,但她最喜欢的还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称号。
从2019年开始,她每年组织丰台区“承者风范”武林万人争霸赛10场,参与人数3000人次。每年组织社体员进基层、进乡镇技能培训达30次左右,参加培训的健身爱好者达5000人次以上。徐建霞还利用线上直播、视频录制等方式,推广太极拳运动,以运动促健康,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健身行列。截至目前,丰台区武术运动协会分会达到119个,会员由2011年的20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人。
在徐建霞看来,推广全民健身一种责任与担当。她一直在积极传播健康的理念,鼓励身边的人加入到健身运动中来。她说:“要让全民健身成为一种时尚、 一种潮流。”她致力于推广太极拳,“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可以培养自我保健的意识,提高自我修养,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平静和内心宁静。”徐建霞说。
徐建霞的付出与努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她荣获了2020至2023年度北京市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北京市、京津冀优秀裁判员,北京市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多项荣誉。同时,她还带领团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丰台区武术运动协会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徐建军:用公益照亮健身之路
在上海青浦区,有这样一位太极拳爱好者与推广者,她常年坚守在全民健身一线,致力于推动太极拳运动的普及、推广与提高。她就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六段徐建军。
近年来,徐建军代表上海市、青浦区多次参加全国太极拳比赛,获得金牌20多枚,4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颁发的“武德风尚奖”。
徐建军致力于太极拳的普及与推广,“只有带动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参与到太极拳中,才能真正实现这项运动的价值。”徐建军积极组织和引领群众参与体育健身太极拳锻炼。在她的牵头带动和积极努力下,青浦区太极拳协会于2019年组建成立,并迅速发展壮大,从最初的50名会员,到如今拥有541名会员、29个团队的规模。
徐建军热心公益,每年参与举办上海武术健康行系列活动,她围绕《科学健身与养生》,积极为健身群众答疑解惑,健身爱好者争相报名聆听讲座,收效反响较好。她还连续三年与青浦区妇联合作公益服务项目《健身养身 幸福人生》,为全区女同胞搭建了一个公益健身平台。今年,与青浦区妇联公益办班《太极与养生》3期,进行公益授课41节课, 在青浦区妇联的公益服务项目满意度调查中获得100%的好评。徐建军还把太极拳公益推送到基层“幸福社区”“美丽家园”,助力新农村建设。在她的付出和努力下,上海青浦更多人通过太极拳运动收获健康。
徐建军定期组织太极拳赛事和活动,为会员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切磋的平台。同时,她还多次组织培训活动现场授课,传授太极拳的精髓与要领。在徐建军的带领下,青浦区太极拳协会成为全区群众体育工作的先进集体,为青浦区的全民健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扎根基层推动乡村篮球运动蓬勃发展
在河南省济源市,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篮球赛事为乡村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这背后,离不开济源市球迷协会多年来扎根基层,积极推动地方群众性篮球运动志愿服务的不懈努力。
济源市球迷协会成立于1997年。多年来,协会始终坚持“服务广大球迷”的基本原则,不断自我完善,以推广普及提高全市篮球运动水平为己任,广泛组织“送球下乡”“爱心助学”、万村千乡篮球选拔赛、球迷争霸赛、“村BA”篮球选拔赛等一系列的篮球活动。随着济源市入选全国首批八大“篮球城市”及公共体育设施(济源篮球城)的投入使用,基层篮球比赛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篮球氛围日趋浓厚。通过多年积累沉淀,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参与篮球运动并受益,在家门口就有球可打,有精彩的比赛欣赏。同时,各赛事活动还得到了济源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不少企业爱心人士也参与其中。
协会还组织开展了中国篮球公开赛济源赛区比赛、河南省万村千乡篮球选拔赛、篮球友好城市之间交流赛、第二十四届球迷夜市篮球联赛,以及七届周末篮球争霸赛、四届小学生小篮球联赛等多项篮球赛事活动;圆满完成了2023年第一届夏季篮球争霸赛、“和美乡村”篮球选拔赛的赛事组织和执裁工作,还组织开展送球下乡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参与、欣赏篮球比赛。
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赛事的公平公正和高质量,协会在比赛前会对比赛规则、判罚尺度、工作台记录等工作内容进行统一培训,提高办赛水平。赛中,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处理,让老百姓们欣赏到公平、公正的篮球赛事。赛后,协会及时总结比赛运行工作,听取参赛球队、裁判员、工作人员及球迷的合理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方式。
多年来,济源市球迷协会的工作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协会2016年获全市全民健身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获全市年度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团队,2018年获全市年度全民健身工作优秀单位,2023年获济源示范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济源市球迷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吸引更多人投身到全民健身行列,进一步推动济源市群众性篮球运动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全民健身事业贡献力量。
大体操公益送培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自2019年起,根据排舞、广场舞等大体操公益送培的实际需求,招募学校老师、社区人员及排舞、广场舞的业务骨干,组建了排舞、广场舞等大体操乡村振兴公益送培志愿服务团队,在山西省繁峙县、代县开展“体育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排舞进校园、广场舞进社区推广普及工作,每年累计参与义务培训公益活动的志愿者30余人,累计培训学校师生3万余人,培训业务骨干上千人,公益赛事参与人数达5万。活动充分发挥了公益送培志愿服务效能,推动山西繁峙、代县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
为了解决繁峙和代县存在的学生大课间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不高、学校体育教师师资匮乏等问题,体育总局体操中心结合排舞运动自身具有的场地灵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趣味等特点,在两地开展排舞进校园公益送培活动,将排舞运动送进各级各类学校。排舞不仅丰富了学生大课间内容,也成为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了排舞项目教师专业化水平,推动了体教融合,助力当地教育振兴,深受当地师生喜爱。
在社区推广方面,体操中心同样成绩斐然。6年来,每年在繁峙、代县两地开展多场广场舞进社区公益送培活动,将广场舞送到千家万户。这些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场舞等大体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打造了一批爱体育、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乡村体育人才队伍,为当地人才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0年起,体操中心连续4年在繁峙县举办“乡村振兴”大体操公益赛事,成功打造了当地的体育赛事品牌,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赛事将繁峙、代县的文旅资源与赛事深度融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健身爱好者前来参赛、观赛和旅游,全力推动体育与文化、旅游、乡村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培育“体育+”新业态,充分释放体育赛事的消费潜力,以“体育+”新引擎推动乡村振兴体育帮扶工作取得实效,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通过连续6年的公益送培活动,排舞、广场舞等大体操已广泛走进繁峙和代县的校园、社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改善了乡村文明风貌,增强了市民、村民的身体素质,还促进了邻里间的交流与互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目前,当地全民健身理念已深入人心,体育成为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
四川眉山广场健身操舞协会以活动强化全民健身示范引领
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广场健身操舞协会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成为推动地方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9年,“舞动中国,舞出中国梦”全国大型排舞万人同跳活动在眉山设立分会场,吸引了超过1000名健身爱好者参与。此后的几年里,协会持续发力,2021年3月成功举办了全国社区运动会广场舞线上展演(眉山站),500余名舞者云端相聚。同年,协会还组织了“中国体育体彩杯”“舞遍四川”成德眉资广场健身操舞比赛,这些赛事为眉山群众搭建了展示平台,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推动眉山健身操舞水平提升。
为激发市民对健身操舞的热情,协会参与举办“动起来舞出新活力”全国广场舞大赛(眉山东坡区和洪雅站),39支队伍、1600 多人踊跃参与,尽显眉山群众对广场舞的热爱。80多支队伍、1000余人参与全国奥妙杯(东坡区、彭山、青神、丹棱、洪雅站),覆盖眉山多个区县,进一步推动健身操舞运动普及。在全国广场舞大赛(四川简阳站)、四川省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演出和广场健身操舞比赛等活动中,协会也多次参演。
协会注重传统项目创新。“运动成都”成都市第十届和十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健身秧歌比赛(眉山站),24支队伍、300多人参与,通过创新编排与演绎,让传统健身秧歌焕发新活力,传承文化的同时,丰富群众的健身选择。协会每年还组织开展“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广场健身操舞大赛等系列活动,累计6000余人次参与,涵盖文化惠民、反诈公益等多个主题。四川省“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广场健身操舞志愿服务项目走进了20个社区,2000余人次参与,将健身操舞的健康理念和快乐氛围带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协会多次组队参加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操舞比赛。2020年全国全民健身日线上活动展演中荣获广场舞两项金奖和展示奖。2017至2021年四川省广场健身操舞大赛、2019年四川省农民健身秧歌大赛(广元站)、2021年成渝社会体育指导员广场健身操舞大赛等赛事,协会队伍获得一等奖。2023年协会活动被眉山市妇联列为两新妇女组织示范点,其开展的“活力东坡 志愿有我”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眉山市优秀志愿项目案例。
贵州贵阳排球协会加强排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贵州省贵阳市排球协会自2023年7月成立以来,始终将加强排球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短短两年时间,先后举办了排球和气排球国家二级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累计培训190余人。通过系统培训,全面提升了当地排球专业队伍的执裁和执教水平,为壮大基层排球裁判员、教练员人才队伍筑牢根基。
在赛事方面,协会连续两年举办千人以上规模的全国邀请赛。2023年,“爽爽贵阳”全国城市气排球邀请赛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48支队伍、约1200人参赛。其中,贵州省外代表队95支、省内代表队53支。此次赛事不仅为各地排球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平台,也促进了贵阳市文化体育的对外交流,有效提升了本地排球队伍的技战术水平。去年,“情满贵州,相约贵阳”气排球旅游邀请赛暨“劳动者杯”中国职工气排球锦标赛(贵阳站)举办。175支队伍、1500余名运动员围绕6个项目展开800余场激烈比拼。精彩赛事加深了各地之间的融合交流。
协会在积极承办大型赛事的同时,也致力于推动贵阳排球走出去,组织队伍赴省外参赛并屡获佳绩。贵阳排球协会组队参加了2023年萨马兰奇杯气排球邀请赛,获得青年女子组亚军。在“劳动者杯”2024年中国职工气排球锦标赛中,贵阳队再次斩获青年男子组亚军。
目前,协会已发展个人会员380多人,企业单位会员5家。为满足会员日常锻炼需求,协会积极对接贵阳市各区体育场馆,成功落实3处会员固定锻炼场地,并设立每周固定训练日,为广大排球爱好者打造了温馨的“体育之家”,全面营造了良好的大众排球体育氛围。
此外,协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丰富活动内容,加强交流合作,努力提升贵阳市排球运动的整体水平,协会还积极协助贵阳各区县成立排球协会,推动排球运动在基层的普及和发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