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剂都有哪些危害?”“吃外卖有可能误服兴奋剂!”“如何守好反兴奋剂底线?”……4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反兴奋剂“进体校、进校园”活动在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精彩上演,参会嘉宾们与现场师生的“快问快答”趣味互动,将活动氛围推向了新的高潮。此次2025年反兴奋剂“进体校、进校园”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重庆市体育局、重庆市反兴奋剂中心联合主办,是国内首次集齐“体校、中学、大学”的反兴奋剂教育主题活动。活动为期三天,先后走进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重庆大学、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与师生和运动员们深入互动交流,帮助青少年系好运动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首站活动,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重庆市体育局、重庆市体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反兴奋剂中心)、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相关负责人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沙龙访谈,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做主题分享,来自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的200余名运动员、辅助人员及家长代表聆听学习。在沙龙访谈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反兴奋剂宣传教育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并就反兴奋剂工作经验和热点问题进行交流,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杭州亚运会射击冠军刘疆驰现身说法,讲述了在运动生涯中与兴奋剂作斗争的趣事,寄语青少年运动员们要时刻强化反兴奋剂意识,坚持拿道德的金牌、风格的金牌、干净的金牌。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体能科研心理训练中心负责人何军,曾担任重庆田径队教练员,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教育管理运动员做好反兴奋剂工作的创新方法和心得体会,告诫运动员们兴奋剂问题是绝不能触碰的“红线”,让与会人员深受启发。当天下午,新意十足的反兴奋剂主题讲座同样引发了大家热议。讲师以案为鉴,为在场运动员进行反兴奋剂基础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讲解,通过反兴奋剂动漫视频播放、现场问答等方式提高了讲座参与度和趣味性。“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兴奋剂对身体的危害,我要向兴奋剂坚决说‘不’!”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说道。
长期以来,我国坚持推进以“拿干净金牌”价值观为基础的全覆盖、全周期、常态化、制度化的反兴奋剂教育,不断加强对青少年反兴奋剂意识的培养,从价值观、人生观上教导青少年运动员树立纯洁体育、公平竞赛的意识,促进形成公平竞赛、纯洁体育的良好氛围。在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的支持和指导下,重庆市积极建立科学、系统、严密的反兴奋剂制度体系,探索覆盖运动员及辅助人员从入队、注册、参赛全周期的教育模式,坚持反兴奋剂从青少年抓起,将反兴奋剂宣传教育“搬进”中小学校和青少年比赛现场,通过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寓教于乐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远离和拒绝兴奋剂的意识。
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市举办各类准入、线下反兴奋剂宣传教育讲座及反兴奋剂教育拓展活动,覆盖人数超两万人次。此外,重庆市目前拥有国家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6名、市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50余名,并常态化举办省市级纯洁体育教育讲师培训。重庆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抓好反兴奋剂工作既是对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要求的坚决贯彻,也是推动重庆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下一步,将以“全方位、全周期、全覆盖”的目标扎实做好全市反兴奋剂宣教工作,积极传播“拿干净金牌”理念,以“教育为本、惩防并举”的反兴奋剂工作原则,教育、检查两手抓,不断推动重庆市反兴奋剂各项工作走深走实,为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打下更坚实基础。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