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赛龙舟也称龙舟竞渡,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水上健身娱乐活动之一,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烙印,它的背后流淌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身影。近年来,龙舟运动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推广下,承载乡土文化的传统龙舟、追求速度激情的竞技龙舟、符合国际潮流的龙舟竞渡正在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河北省体育局水上运动中心副主任 刘明罡
龙舟运动是人体将自身的能量通过船桨释放于水中,在水的承载、反作用下,推动龙舟快速前行,让人与山水大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与水共舞的同时,处处又体现着科学知识与技术完美地结合。而原本流行于江南水乡的龙舟竞渡,如今在北方和西部地区也热络起来。每年一届的京津冀龙舟大赛参赛队数逐年递增,河北省各地赛事逐年增加,龙舟活动在春夏秋季频频不断。
在全民健身战略的加持下,国家将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象征、群众基础广泛的赛龙舟等体育项目列为第十三、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项目;在东京奥运会上,龙舟作为推广项目亮相奥运主赛场;同时还推动龙舟项目在全国范围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广泛开展。在第十四届全运会期间,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仍有23支省级代表队报名参赛全运会龙舟大赛。
开展龙舟活动不仅是体能的比拼,更是划船技能优劣的考验,加之需要至少12名选手(比赛还有24人/舟、32人/舟、48人/舟等分项竞赛)协调一致的动作技术把控,对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与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格言默契吻合。只有将上述三个方面完美地融合,才能将竞赛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由此可知,龙舟是一项科技含量极高的竞赛运动,其对人体生物力学、结构力学、牛顿定律,特别是对流体力学掌握的深度,将直接影响到每一支参赛队训练成绩提升的高度。
熟能生巧。各运动项目成绩的提高都与训练周期长短密切相关,与江南各省相比,地处我国北方地区的河北省,因受冬季冰封、地域缺水和经济发展等不利条件制约,龙舟活动开展相对滞后,不够普及,整体水平有着明显差距。河北省水上运动协会接到组队参加全运会龙舟比赛任务后,在河北省体育局的大力支持和省水上中心的全力帮助下,充分学习消化全新竞赛规程,集思广益寻找破解对策,形成共识。一是依靠社会力量,开展为期二个月的河北省“我要上全运”龙舟系列选拔赛,广纳社会各方水上爱好者积极参与,选拔优秀人才备战全运会;二是发挥专业优势,坚持以科技创新、科学训练为主线,在提高划桨推力性能、体能和划桨技术等方面多头并进,积少成多齐发力,以弥补全队年龄跨度大、平均年龄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和缺少系统训练时间等无法改变的先天不足,力争在本届全运会上取得新突破。
“我要上全运”选拔活动吸引了河北全省社会各界数百名水上健身爱好者积极参与,其中不乏夫妻齐上阵和丈夫主动承揽家务、育儿重任,相互支持的感人场面。受全运会竞赛规程所限,入选的队员形成了县、区、乡镇为单位的组队竞争,胜出的区队中既有“60后”老将、也有“90后”新锐。为提高运动成绩,全体队员们必须通过循序渐进和反复高强度训练刺激,在不断超越自我中,寻找相互默契、步调一致的“共鸣谐振”,并逐步达到预期的更高目标。
在发挥专业优势上守正创新,通过举办水上训练学培训,提高了全体队员赛龙舟的整体认知水平;运用流体力学原理改进了队员们启航技术;依据力学原理提高了龙舟桨的划水效率……使每一名队员在极为有限的集中训练中,目标一致、整齐划一,最大程度提高了训练效率。
为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入选队员们面对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煎熬和重重困难,风雨无阻地利用空闲时间相约训练水域;为了实现共同的梦想,忍受着高强度训练累积的伤病,也不肯轻言放弃,只怕影响了团队共进的节奏;特别是赛期正值中秋佳节之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放下对家人的思念,奔赴赛场,凭着对龙舟的满腔热情,立志不断突破自我。
温州全运会龙舟赛场热闹非凡,赛场竞争气氛达到了白热化阶段。随着“嘟”的一声笛响,女子200米直道大赛拉开终极决赛帷幕,河北省龙舟女队与数条龙舟鱼贯而出,女将们不畏强敌,奋力拼搏,伴着激情的呐喊声,全力奔赴赛道终点。最终,河北省龙舟女队以优异成绩获得本届全运会龙舟女子200米第八名。
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一定会激励更多社会各界健身爱好者参与到龙舟运动中来,为今后河北龙舟运动的发展和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河北省水上协会也将以此为契机,本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引导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和参与龙舟运动,以敢打敢拼、奋勇争先的信念,充分展现河北健儿的英姿风采和凝聚力,不断创造新的佳绩。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