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北京体育大学——发挥大学的资源和人才优势
北京体育大学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坚持“突出体育扶贫,扶出体育特色”的扶贫方针,充分发挥大学在体育、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全面推进实施“体育+”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推动精准扶贫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总局下发的《扶贫责任书》,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印发年度任务分工,强化统筹协调,确保高质量完成扶贫相关工作。
为加强精准扶贫,学校党委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山西省繁峙和代县挂职,干部挂职期间,学校党委切实加强跟踪管理,近2年校领导3次前往慰问并进行干部工作情况考察,激励调动挂职干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年,北京体育大学挂职干部聂伟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学校优势,全面实施体育扶贫工程
创建党建“1+1”,实施体医融合推进健康扶贫。学校全国高校党建样板党支部(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业务党支部)发挥模范带动作用,与山西省代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机关党支部开展党建“1+1”结对共建活动,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开展全民体质健康检测点建设、合作建立“体医结合示范区”等项目,已培训乡村医生健康促进知识240人次,将“运动治未病”“运动是良医”等理念融入群众生活,助力代县基础医疗水平提升。
弘扬兴学助教,发挥体育教育优势推进体教融合。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手段。自2015年以来,北京体育大学已累计派出102名学生到繁峙、代县进行实习教学,派出27人次教师在山西、贵州、新疆等5个省份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提升了贫困地区体育教育水平。2020年,学校在繁峙、代县中小学建立了2个青少年足球特色训练基地,现已派驻32人次足球支教人员提供技术服务,惠及中小学生共计3180名,通过开展“五个一”工程,搭建专业训练平台,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促进两县形成足球特色品牌。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统筹资源,先后在贵州、陕西、青海等省份开展校地合作、学校共建、对口支援等帮扶工作,进一步助力当地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全面深化体教融合实践。
依托体育赛事,助推“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式。举办并参与“全国大学生篮球精英赛”“寻找美丽中华”定向越野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开展“奥运冠军万里行”“奥运冠军励志宣讲”特色活动;立足学科特色,先后派出3支专家团队协助当地挖掘杨家武术项目、雁门关景区设计规划、起草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等,做到既“输血”又“造血”,以体育产业为引擎,带动了贫困地区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提高了社会关注度,扩大了区域影响力,为百姓脱贫致富提供了帮助。
发挥人才优势,开展全民健身助力脱贫攻坚。2015年以来,应山西、新疆等贫困地区邀请,选派5个艺术团体赴贫困地区进行慰问演出,举办健美操、啦啦操展演等11场,普及推广体育运动项目,累计受众群体约1.2万人;组织100多个暑期社会实践团2000余人次前往贵州、内蒙古等90多个贫困地区进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等,丰富了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提高体育运动参与热情,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在贫困地区的开展,减少因病致贫现象,助力脱贫攻坚。
体育基金管理中心——发挥公益组织优势 积极助力脱贫攻坚
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积极发挥公益组织的优势,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全力以赴抓好推进和落实,有效整合了总局各直属单位的扶贫力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彰显体育公益的力量和作为。特别是在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扶贫项目调研和论证、项目实施监管、评估和验收等方面扎实有效开展工作,确保扶贫资金规范使用和效益最大化,很好地提升了精准扶贫的效果。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主动担当作为
开展对繁峙、代县等相关地区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是党中央交给总局的政治任务。归口建立扶贫专项基金,是总局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工作部署,以此实现汇集并统一归口管理捐赠资金,统筹安排扶贫项目,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成为扶贫项目精准、有效实施的重要支撑。为协助总局做好对口扶贫工作,基金中心党委利用基金会慈善公益组织的优势,于2017年与总局直属机关党委共同发起设立“体育总局定点扶贫专项基金”,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主动承担起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相关工作,并积极捐款注入扶贫基金。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基金会公益慈善组织优势,整合资源,把扶贫攻坚作为基金会日常开展的体育公益工作的重要方面,统筹安排推动,资助项目涉及助学、体校体能训练、支教、援建等,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
科学规范使用扶贫基金,提升精准扶贫效果
为更好地规范扶贫基金管理,基金会明确了主责部门,并会同总局机关党委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捐赠款的接收、资助项目的调研、论证、审批、验收和评估,以及相关协议的签署和资金拨付等各环节工作进行了规范。
在扶贫基金的使用过程中,基金会充分发挥在公益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并根据扶贫工作实际情况,建立并不断完善扶贫项目管理机制,保证总局扶贫款科学、规范、合理、高效使用。
在项目立项阶段,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分别邀请包括工程建设、造价、公益项目评估、农业、畜牧业等方面专家,与机关党委联合组成考察组,赴繁峙、代县进行实地考察,由考察组对项目可行性、预算合理性、项目扶贫效果进行评估,提出项目优化建议,并出具专业评审报告。扶贫基金建立以来,基金会与机关党委共组织项目考察八次,出具考察报告16份。
在项目实施阶段,以与受助单位签订项目资助协议的形式,严格资金拨付;以加强与总局驻山西扶贫组密切沟通配合的方式,严格项目实施的监督,保证项目按立项批复及协议条款落实。
在项目结项验收阶段,基金会组成专家评估小组对项目进行验收、资金审计和效果评估,并根据结项报告和经费决算支付尾款,确保扶贫项目按计划落实到位。
做好情况报告。在脱贫攻坚阶段,基金会每月向总局机关党委报告扶贫项目实施、扶贫基金收支等相关情况,为总局相关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撑。
扶贫资金的归口、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有效整合了总局系统各单位的扶贫力量,确保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提升了精准扶贫的效果。
强化项目实效,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扶贫基金成立以来,共接收来自总局系统单位捐赠近1900万元,资助的项目涵盖杂粮加工、畜牧养殖、经济作物种植、打井灌溉、修缮道路、体育场地建设等方面。这些项目的安排均按照产业扶贫的特点,把项目是否能够增强繁峙、代县两县内生发展动力,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实现稳定脱贫为考虑的重点,同时,帮助并监督项目运行单位建立完善的项目运行机制,有力地保障了当地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权益。
3年来,累计向繁峙县、代县投入帮扶资金1780余万元,资助繁峙县实施扶贫项目19个,项目涉及小杂粮加工、基础水利、养殖、种植、农机等多个产业,带动1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带动3680户贫困户受益;资助代县实施项目12个,项目涉及体育设施、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通村公路、医疗卫生、农产品加工、畜牧养殖产业、基础水利、人才培训等方面,总计受益人口5.02万人。
扶贫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为完成好定点县扶贫任务、精准施策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完胜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实施保障和动力供给,为两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和巩固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繁峙和代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经受住了特殊时期的各种考验,都如期实现了脱贫摘帽,也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突出体彩公益属性 便于落地推进实施
作为国家公益彩票的发行管理部门,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在切实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的筹集体彩公益金重任的同时,结合体彩行业特点和系统实际,聚焦精准扶贫,强化责任落实,用心、用情、用力确保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14年以来,彩票中心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向山西省繁峙县和代县、江西省崇义县、贵州省织金县、福建省龙岩市共投入资金及物资合计382.8万元,与山西省繁峙、代县等地开展产销对接,累计采购当地农副产品金额约242万元。
自开展定点扶贫及对口支援工作以来,彩票中心始终立足于践行国家公益彩票的使命和担当,结合实际积极筹划,通过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逐步形成了“突出体彩公益属性,便于落地推进实施”的“体彩”特色扶贫工作机制。
扶贫与党建工作相融合
中心始终将定点帮扶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总局党组提出的“突出体育扶贫、扶出体育特色”和“立志、立教、立业”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党建引领”理念,立足党建,着眼扶贫,找准结合点,抓住关键点,把握着力点,推进扶贫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做到围绕党建抓扶贫,抓好扶贫促党建。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顶层设计。中心党委将扶贫工作作为年度中心工作之一,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上自党委委员,下至普通党员,都将完成好定点帮扶工作任务作为履职之要、尽职之责,将党建与精准扶贫工作拧成“一股绳”。加强统筹协调,集中优势力量。精准扶贫涉及点多、线长、面广,中心党委切实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体彩系统内各方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定系列帮扶方案,打出扶贫攻坚“组合拳”。强化以人为本,坚持示范引领。在组织实施方面以人为本,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引领示范作用,激发普通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担当起推动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落地生根的“主心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压实主体责任。坚决反对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扶贫攻坚实践中涵养为民情怀、着力锤炼党性,利用当地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开展党日活动,进一步创新并丰富基层党建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实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与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无缝对接”。
扶贫与队伍建设相契合
为做好帮扶工作,中心把选派扶贫挂职干部、提供支教人员作为加强基层扶贫力量、促进政策落实、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措施,以守护人民美好生活的坚定初心持续为扶贫工作注入源源动力。
中心先后有7名干部主动赴山西省繁峙、代县,以及西藏、新疆、贵州等地区挂职。2017年至今,在山西繁代两县4所贫困学校共安排16批、116名支教人员,共计2280人次教授各类课程。2019-2020年,会同成都体育学院选派198名师生前往四川省大小凉山地区59所贫困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在深入推进扶贫支教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参与人员的公益理念和责任担当。2010年起,中心组织成立“体彩公益小分队”,多次深入山西、江西、贵州、福建等定点帮扶、革命老区基层地区进行走访慰问,将扶贫工作与公益实践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中心的示范推动下,各省区市体彩中心及体彩从业者积极行动,开展了救助困难家庭、资助贫困学生、帮扶孤寡老人、慰问环卫工人、帮困难游子返乡过年等多种形式的帮扶公益项目。
扶贫与品牌营销活动相融合
结合体育彩票公益属性和社会责任,根据扶贫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中心将品牌营销活动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不断加大对扶贫攻坚工作的宣传力度。
2018年开始,中心联动各省区市围绕扶贫工作开展多项品牌宣传活动。统一策划制作扶贫主题海报和电子海报;借助“体彩追梦人”等全国性宣传活动,对各级体彩机构自主开展的扶贫工作及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在联合总局宣传司共同组织开展的“发现身边的公益”中央媒体走基层采访活动中,将总局定点扶贫地区、体育扶贫成效突出特色鲜明的典型事例作为重点宣传展示。2020年,联合央视电影频道策划制作以体育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公益纪实节目《温暖有光放映队》,宣传党中央扶贫政策,展现新农村建设成果,推广体育扶贫经验,讲述脱贫攻坚路上的暖心故事。依托体彩品牌宣传,各级体彩机构、从业人员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将体彩人的扶贫故事书写在广袤大地,进一步彰显了体育彩票责任为先、公益公信为核心的品牌价值。
中国田径协会——坚持“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帮扶
中国田径协会将扶贫工作作为政治任务紧抓不放,坚持“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帮扶双管齐下,积极实施体育扶贫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履行了田径协会的社会责任。
领导高度重视,扶贫攻坚有目标有责任。协会能够坚持扶贫工作的政治站位,根据总局的统一部署,结合田径的项目特点,积极主动受领扶贫工作任务,将体育扶贫工作融入项目规划、融入田径赛事、融入共建合作。协会内部党委主责,党委分工中有负责扶贫的委员,具体工作由党宣办公室协调推进,结合党委会定期研究扶贫工作,督办扶贫任务落实。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均超额完成扶贫任务指标。
加大投入支持,提高扶贫实效。积极对接繁峙、代县、织金、崇义4个定点扶贫县以及其他西部边远地区的现实需求,立足实际进行款物的直接捐赠,快速解决贫困地区当下的问题。2020年接总局援建田径场的通知后,协会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学校运动场地援建是体育总局交给田径协会的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全力以赴抓紧落实。协会选派专家赴山西对繁峙实验小学、代县五中的运动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当月提出了援建计划,并援助建设资金160万,改善了当地的体育教育设施。2017年以来,先后捐赠办公笔记本电脑20台、训练器材85台(套),折合总价值178.3万;捐赠运动装备12281件(套);直接捐赠扶贫款90万元、采购扶贫农产品20余万元。
突出体育特色,做好“扶贫扶智”。中国田径协会从2018年起着重打造了面向贫困县的“小康之约”马拉松系列赛,共12站,积极支持奥跑中国(繁峙/代县站)比赛3站,累计减免技术服务费用132万元,还借助赛事开展了捐赠图书等公益活动。通过加强赛事组织和技术支持,发挥协会特色赛事的品牌效应,山西繁峙、山西代县、湖北巴东、贵州荔波、广西巴马、河北涉县等马拉松赛事逐渐成为当地品牌活动,为发展体育、旅游,促进产品外销,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体育人才培养的支持,裁判员培训、教练员培训、青少年训练营、赛事组织等人才培养过程中向定点扶贫县倾斜,并给予培训费用的支持。协会选派奥运冠军王丽萍、高级教练员吴小五、周力等组队前往代县开展培训,当地教师、体育俱乐部等近百人参加,提高了体育教师教学训练水平,提升了体育俱乐部的办赛能力。
调动协会资源,建立扶贫援助长效机制。扶贫需要坚定的决心,更需要与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全面合作,建立行业扶贫的机制,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实践。协会从支持项目发展、后备人才建设角度,助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脱贫工作。尤其在援藏工作上,自2011年协会启动了田径高原人才开发计划,以此为依托将老西藏精神与马拉松精神高度融合,重点打造了马拉松、竞走等耐力项目人才、队伍建设。每年直接投入100多万元支持西藏开展夏令营、冬令营,选拔后备人才,并派专家驻队指导;连续10年选送西藏中长跑马拉松队到埃塞俄比亚外训,聘请世界顶级外教执教,协会负担所有经费;选派陕西高级教练李宝进援藏支教扶持西藏组建竞走队;支持西藏举办比赛,已办拉萨半程马拉松、林芝高原对抗赛、国家队特许赛等,推荐体育公司在林芝举办大众马拉松赛;帮助西藏建设高原训练基地。这一系列举措的落实,推动了以西藏为重点的西部高原6省田径运动的快速发展。藏族马拉松运动员多布杰代表国家相继参加了2014年亚运会、2015年北京世锦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2019年多哈世锦赛。藏族竞走运动员切阳什姐一直稳居女子20公里第一梯队,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进军奥运会赛场的藏族选手,取得了奥运会银牌、世锦赛银牌等好成绩,已入选东京奥运会女子20公里阵容。目前竞走、马拉松两个项目已完成奥运选拔,5个单项20人中西部高原地区占10人。
发挥明星效应,助力脱贫攻坚。协会积极培育国家田径队人员的社会责任心,积极组织国家队运动员参与扶贫、公益活动。藏族运动员切阳什姐,长期捐款捐物支持青海果洛州玛沁县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免费为学校附属企业代言和参加相关活动,助力该学校长期免费为青海藏区的孤儿、贫困家庭孩子等提供就学机会。投掷运动员巩立姣积极参与扶贫公益健步走活动,提升赛事影响力。短跑运动员苏炳添通过视频连线为安徽利辛县带货助力脱贫,2小时直播累计观看人数1083万,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助力了当地农民脱贫。奥运冠军陈定长期资助贫困家庭和贫困儿童,奉献爱心。国家队人员数十次自发将军训服装、训练服装等邮寄至西藏、青海等地区,形成了人人参与公益、助力扶贫的良好氛围。
图片来源:新体育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