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13岁的张誉尹跟随父亲从浙江台州慕名赴河南濮阳求学,投奔的是郑方德和他主管的中国乒协(濮阳)乒乓球实验学校。这是一家人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张誉尹的父亲张卫华告诉记者:“来之前我从网上和其他方面了解了一下,发现濮阳乒校挺出名,乒乓球教学很有特色,最终决定要来。”为了能让女儿在乒乓球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张卫华放下了台州的工作,一门心思到濮阳陪读、陪训。“濮阳乒校的理念不是唯成绩至上,也不会一味多练,而是科学训练。这里很注重文化课学习,万一球打不出来,还可以通过高水平特招考进好的大学。”
如今,与张卫华有同样想法的家长越来越多。即使没能成为金字塔尖的乒乓球职业运动员,也能凭借乒乓球特长拥有更好的出路,这也是依旧活跃在教学一线80岁的郑方德所期望的。1995年成立的濮阳乒校一直致力于解决学训矛盾的问题,而教师出身的郑方德也非常看重文化课教学,外出比赛时他要求队员们带上课本,时刻督促他们学习。目前乒校共有队员50余人,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固定的文化课学习。小班教学和因材施教是这里的特色,队员们被分为7个班级,因为每个班级人不多,保证了文化课教师能够更专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统一的教学时间外,更多时候文化课教师会根据队员能力的不同程度进行一对一教学。在这里,队员们每晚还会练上一个小时毛笔字,除了能促进乒乓球技术外,还能培养伴随终身的爱好。
青少年乒乓球资料图
吸引众多学员慕名而来的除了学训并重的理念,还有郑方德钻研出的独到技术特长,从直板横打到下蹲式发球,他因材施教,为队员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郑方德曾培养出世界冠军刘伟以及高绍林、周雨、夏易正、郑诗畅等名将,李晓霞、冯天薇、帖雅娜、金正等国内外选手都曾在濮阳乒校交流学习。在培养出世界冠军、全国冠军、河南省冠军的同时,队员们还考取了北京大学、郑州大学、天津体院、武汉体院等高校。
2000年至2007年,国家乒乓球队员周雨曾在濮阳乒校度过了难忘的快乐时光。他形容学校那时就像个大型乒乓球乐园,正是在濮阳乒校的这段日子让周雨真正热爱上乒乓球,“在濮阳乒校,我学到了很多人生道理,这比提升乒乓球技更让我受益。”
最让周雨印象深刻的是乒校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他回忆说:“每周的比赛都是我们展现的机会,能够检验一周的训练水平。刚来的时候我在楼下四队,后来打到了楼上,又慢慢打到一队,很有成就感。这个机制营造了非常好的竞争氛围。”如今这样的“传统”依旧保留。除了梯队轮转外,打到周赛第一名还能拿到300元的奖励,郑方德笑着说:“奖金机制也促使竞争更加激烈,通过周赛检验训练效果,让队员们看到只要稍微不努力成绩就往下掉,也激励他们更加努力训练。”
队员们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在成长。队员谭夏鑫说:“通过在乒校的学习,不仅我的球技增长了不少,郑老师还教会我做事要持之以恒。”张誉尹说:“来乒校的这段时间我的收获很多,不仅是球技上的,还有对人生的感悟。希望能在郑老师的带领下在乒乓球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濮阳是座小城市,不像北京、上海,我们吸引人才不容易,所以我都是捞一遍再捞一遍,希望能够多挖掘人才。”郑方德希望能为国家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尽一份力,因为只有夯实了塔基,才能涌现出顶尖人才。目前,乒校正在探索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文化教学质量。郑方德说:“我希望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重塑学校辉煌。”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