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北京冬奥会将迎来倒计时500天这一重要时间节点。500天后,中国冰雪健儿将斗志昂扬,踏上冬奥赛场,为祖国争金夺银。目前,中国冰雪各运动队伍备战情况和状态如何?本报记者兵分五路,用了近三个月跟踪采访了短大队、花样滑冰队、空中技巧队、越野滑雪队等9支冰雪队伍的体能训练、体能大比武、夏训和备战。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视线去感受冰雪健儿们的拼搏精神和昂扬斗志。
体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基础。进入“精兵”之年后,我国各冰雪运动队伍在进行各项目专项训练的同时,着重强化体能训练,恶补短板。在距离北京冬奥会只有500天之际,各支冰雪队伍集中精力打造体能充沛、技术精湛、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精兵,力争在北京冬奥会上创造新的历史突破性成绩。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体能训练营4月29日在河北坝上冰雪训练基地开营。原中国女子曲棍球队主教练、有着“魔鬼教练”之称的韩国人金昶伯担任训练总监。短大训练营在河北坝上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统一安排的体能达标测试、专项体能测试,以及7月份在全国12个赛区同时开展的中国冰雪体能大比武。
自今年4月中旬至7月中旬,花样滑冰队在三亚的3个月重点强化运动员的基础体能训练,期间进行了3次体能摸底测试,运动员们的各项能力和身体状态明显提升,打下很好的体能基础。在7月进行的体能大比武首钢赛区,身高1.93米的冰舞运动员柳鑫宇和男单名将金博洋包揽最后一个项目男子3000米跑前两名,柳鑫宇还创造了该项目个人最好成绩。小将杨易溪体重只有36.9公斤,却在女子深蹲相对力量比拼中举起了90公斤,是自己体重的2.44倍。良好的体能基础为下一步进行赛前准备、节目编排和比赛做好了准备。
体能大比武中,钢架雪车队无疑是最大“赢家”,不但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还同时获得了2019-2020赛季冰雪项目雪上先锋的称号。“从赛季初,钢架雪车队就按照“三从一大”+科学化训练的要求,每一场训练都要补短板强体能,练到极致,练到不能练为止。”领队孙帆说,“通过大比武,我们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短板,暴露出队员上肢力量的缺失、有氧能力的不足,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个夏天雪车队的队员们在夏训中苦练体能挥汗如雨,成果在体能大比武中得到了印证,在深蹲项目中邵奕俊负重达到了247公斤,创造了队内的新纪录。雪车国家集训队副领队李博雅说:“队员们在体能大比武中的成绩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夏训阶段的成果,但我们与优势队相比仍有差距,还需不断努力赶超。”
为了备战新赛季,空中技巧队在每个备战阶段都认真对待,为了应对3000米项目,队员们通过间歇跑、变速跑等形式来提高无氧和有氧代谢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无氧冲刺极限之中,队员们的成绩一步一个台阶。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