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一些健身路径和健身场所也陆续有序开放。体育爱好者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重新启动户外的运动生活。
“顺着风舞,这样舞出来的龙尾舒展,甩的时候幅度大一点,整体才能翻腾起来。”在北京南海家园社区一处空地上,有两位健身爱好者正在轮流舞动健身龙。下午5点多的阳光仍温暖明亮,两条健身龙在斜阳映照中翻飞滚动,金鳞闪闪煞是好看。
舞龙累了正歇息的余女士说:“这两条健身龙今天刚刚快递送到,我也是第一次舞。之前看他们玩挺好看,自己也想试试,上手还挺容易的。”
余女士说:“因为疫情,两个多月没出门了,现在形势好转了,出来活动活动,看他们健身龙舞的好看,自己也网购了一条。虽然整体只有一斤的重量,但甩起来要用点技巧,两个手臂完全抡起来,一会儿就酸了,甩一会儿就得歇歇。”
最近每个周末上午,在商丘实验小学上四年级的李乐都会在爸爸的陪伴下来到小区广场练习学校体育测试项目。目前学校开学时间仍未确定,李乐爸爸想要把儿子落下的体育作业补上。跳绳、立定跳远、50米往返跑,这些无法居家完成的项目在寒假期间一个都没练。李乐爸爸说:“虽然学校并没有硬性规定,但既然布置了,有能力还是要完成。现在能出来活动了,天气又暖和,孩子也想在外面运动。”李乐平时就喜欢体育,爱踢球、喜欢跑步,宅家两个多月,可把他闷坏了,家里沙发都要被他跳坏了。
李爸爸在一旁忙着给李乐跳绳计数,拿着卷尺和粉笔在地上画立定跳远的满分线,丈量50往返跑的距离,画下标识。在李乐练习时,还不时地给他打气加油。李乐的练习还吸引来其他孩子,结果一个人的练习变成了一群人的游戏。李爸爸说:“大家一起玩更有趣,他进步更快。锻炼成了游戏,也不觉得枯燥了。”
在西宁市人民公园健身小广场、湟水河绿道秀水路段、朝阳西路游园等处健身、休憩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不少还是扶老携幼举家出来健身休闲的。几个地方的健身器材更是分外抢手,不耐心等待基本用不上。漫步机、健骑机、跷跷板、坐蹬器、扭腰机、磨腿杠等等,除了借助健身器材锻炼外,有的市民还会玩一些传统项目,如甩沙包、踢毽子等。在朝阳西路游园,有一家三代人共玩沙包玩得头上冒汗、笑声阵阵,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赏。
每天早晚来湘潭市岳塘区湖湘社区文体活动广场进行锻炼健身的居民也多了起来。社区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和健康教育形势,积极组织辖区太极气功队的退休党员陈培奇、林清萍在活动场地免费教学健身气功·八段锦。伴随着悠扬悦耳的音乐,跟随两位党员,居民们认真体会,潜心练习,一些在旁观看的居民也受感染跟着一起练习了起来,一对对含笑的眉眼成了社区文体活动广场上靓丽的风景线。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