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沧州市西体育场,时常有一些穿着红马甲的人活跃在运动场上。他们有时捡拾角落里的垃圾,有时在运动场门口执勤……他们都是沧州市老年体协飞跃健走队的队员。队员们在参与健身之余,“变身”公益达人,建立了一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赢得到此锻炼人们的广泛点赞。
提起飞跃健走队“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成立的契机,还得从去年说起。
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健走队暂时停止活动。“不能运动,咱就干点其他有意义的事。”在沧州体育局和热心队员的号召下,队员们自发捐款6000多元钱为抗疫前线的人们送去慰问品。有些队员还成为志愿者,坚守在防控第一线。从此,飞跃健走队便走上了公益之路。
在运动场上健身,人和人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小摩擦。这个时候,沧州市老年体协飞跃健走队执勤的队员便化身为“调解员”。前段时间,一位老人正在跑道上快步走时,忽然被一个足球击中腰部。老人疼得捂着腰直不起身。随后,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跑过来捡起足球就要离开,两人发生口角。这时,正在门口执勤的健走队队长林少良和同伴马上跑过去劝解。经过劝说,少年向老人道歉。老人身体无大碍,也表示了谅解。
“这样的事时有发生,有时候双方换位思考一下,事情就简单了。”林少良说,既然穿着这身红马甲,该管就得管,不能怕得罪人。小小的操场上,常发生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甭管事多小,遇到了都会管。他们有时候也会在体育场规劝不文明行为。时间久了,这里随意扔垃圾的现象少了,来健身的市民文明程度也提高了。
运动健身,免不了磕磕碰碰。“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里的小小急救箱可起了大作用。急救箱去年“上岗”后。队员自掏腰包,购买了创可贴和速效救心丸等物品。一次,一位老太太散步时摔倒磕破了腿,陪她遛弯的女儿急得不知所措。队员看到后赶紧招呼老太太到服务站清理伤口,并为她贴上创可贴。老太太的女儿感动地说:“体育场里有这个服务站,真好。”
“学雷锋志愿服务站”角落里的一把耙子格外引人注意:长长的木棍一端捆绑着弯曲的铁丝。“可别小看这小耙子,座椅下面的垃圾用它一搂就出来了。”秋后操场落叶很多,当时队员李兴凤购买了两把大耙子用来专门清扫落叶,现在成为队员们清理垃圾的好帮手。只要天气允许,队员们便自愿报名轮班清理运动场内的垃圾,有时一天多达五六十袋。有人丢了钥匙向执勤队员求助,有人丢了手机也向他们求助,他们也经常在门口张贴出寻物或招领启事,帮健身的人们一解燃眉之急。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