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构建江西体教融合发现新格局,着力打造省、市、县(区)三级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联动机制,江西省切实把握青少年体育发展实际,抓重点、谋规划、破难题,在体教融合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首先是实施青少年U系列体育赛事工程,引领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推动青少年冰雪、三大球项目体育赛事活动广泛开展,促进俱乐部联赛、传统校比赛等品牌赛事发展,鼓励扶持社会草根赛事,进一步拓展项目数量和赛事体系。2020年共举办34项次计划内青少年体育比赛,参赛运动员达8200余人次,持续打造全省百县青少年体育赛事品牌。以百县运动会为抓手,有力促进了县级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成功举办百县青少年田径、篮球、足球运动会。通过较为专业化的比赛形式,带动青少年学生加强运动。
其次是强化体育价值引领功能,深化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江西省连续六年举办江西省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项目为主,引领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风尚。2020年会期四天,共有来自全省11个设区市、6个省直管县的17支队伍,600余名学生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参加。运动会围绕啦啦操、气排球、跳绳、定向越野等四个项目进行角逐。
再次是推进传统体育项目,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提质扩面。近年来,江西省积极完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认定办法,把校级运动队建设作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认定的重要内容,并实行动态评估,“2019-2022周期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命名237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体育项目文化为引领,进一步优化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项目结构,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促进学校体育活动质量提升,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努力实现“把运动队办到学校,让优秀运动员从校园走出”的体教融合目标。推进竞技项目进校园,创建省级单项训练基地37个,仅赣州一个地市业余训练规模人数超5000人;全面推进“江西省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和“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工作,扩大数量,提升质量,带动江西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竞技实力的全面提升。与击剑等协会合作采取派驻专业教练进校园,由学校提供场地的合作模式;联合教育厅积极支持特色学校参加省市级各类传统体育竞赛。
最后是统筹县域发展,打造校园青少年体育新局面。统筹全省100个县区发展一县一品“一校一品、一精多品”校园青少年体育新格局。如指导南昌县出台了《南昌县普通高中高水平优秀运动员招录办法》,形成了体育后备人才稳定的“一条龙”的训练体系,打通升学通道,解决了运动员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南昌县根据各布局学校、幼儿园的优势和特色,科学规划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将竞技体育项目引进校园,各项目的教练员由县体校统一调配选派到各布局学校进行执教,稳步推进县队校办、县校联办运动队模式。共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初步形成了全县各布局布点学校负责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必备的场地及训练器材,县体校负责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负责运动队的运行经费。形成既分工负责,又密切协作的体教融合新型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巩固发展基础项目田径的基础上,重点搞好足球、篮球、排球传统项目,大力扶持摔跤、射击、网球、乒乓球、跆拳道、羽毛球等潜在优势项目。完成全县校园竞技体育项目布局12个,布局学校21所,在训运动队34支。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