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运动之一,智能手机和运动手表有了计步功能之后,每天走了多少步成为大家衡量一天锻炼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北京工作的陈星说:“平时上下班从地铁站到公司有一段距离,可以走够5000步。晚上吃完饭再绕着小区走路慢跑,够10000步就完成一天的运动任务了。”像陈星一样,日行万步成了很多人的运动标杆。
不过,近日国外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步行强度例如1分钟走多少步能比每日单纯计步带来更为显著的健康获益。研究表明,每日走路步数在10000步以上的人群,可以降低发生肿瘤、心血管意外及全因死亡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日常步行强度更高的人群,即步行速度更快的人群,可以进一步降低发生肿瘤、心血管意外及全因死亡的风险。因此,相较于每日步数,步行强度(步速)与发生肿瘤、心血管意外及全因死亡方面的健康获益表现出更强的关联性,为了达到健康目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更快的步速走路。
资料图
据中日友好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陈星佐介绍,走路快的人身体更好。骨骼健康状况好的人,能够支持他们进行更好的运动,自然会走得速度快一点,甚至有些老人还能够小跑一段。走路的时候,需要心脏、呼吸系统的有力支持,走得快的人心肺功能较好,心脏功能也更强大,跳动更有力,血液循环顺畅,心脏疾病也会随之减少。健康成年人的步速大约为每秒钟1.3至1.4米,老年人随着身体状况的下降,步速大约在每秒钟0.8米。如果老年人的步速低于每秒钟0.6米,就可以说“走得慢”;如果老年人的步速每秒钟超过了1米,就算得上是走得快。
专家建议,健身走要关注步幅、步速、步态。健身走的步幅要比正常走路的步幅大一些,多出半个脚掌即可;步速每秒钟走2到3步,每分钟120至144步左右,这样有助于提高心率,激活心肺功能;步态要轻盈,脚落地时膝盖微屈,脚后跟到脚尖过渡要顺畅,同时身体重心迅速跟随移动,过程中要调整呼吸,上身挺直,双手自然摆臂。
健身走的过程中,感到呼吸急促,身上微微发汗时,保持这个感觉20分钟到30分钟以上,才能对心肺起到作用。为了达到健康目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更快的步速走路,但一定要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步数,挺直腰杆,收紧小腹,昂首挺胸地走,不要因为盲目追求走路速度而产生如摔倒、崴脚、拉伤等运动损伤。此外,餐后应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再去走路,走路前要热身,最好是穿着带有气囊、气垫的运动鞋,在有弹性的塑胶跑道上走路。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