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筹办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参与其中的人员不计其数,其中很多人在大家关注不到的岗位。这些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倾情奉献,勤奋耕耘,默默工作。在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中国体育报记者兵分五路采访了参与北京冬奥会筹办的竞赛、气象、医疗、电力、运输五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让我们了解了冬奥筹办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气象
阎宏亮:“追风逐雪”问天象
“我现在做的就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工作。”北京市延庆区气象台副台长阎宏亮说。今年32岁的阎宏亮与冬奥结缘于2014年,研究生刚毕业的他参加工作后不久就接到了海陀山气象站建设的任务,当时他还不知道他们所建的海陀山气象站是要为2022年冬奥会申办收集气象数据。
“这次建设意义非同寻常,能为国家申办冬奥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真是太好了。”阎宏亮回忆道。2017年4月,气象部门组建冬奥气象服务核心团队,阎宏亮成了其中一员。能同来自全国优秀的气象专家一起为冬奥会筹办做好气象服务保障,令他感到光荣和骄傲。
延庆赛区现场气象服务团队共有11人。为解决山地气象预报能力不足的问题,他们从2017年10月起,连续4年在延庆开展天气预报实地冬训。为了验证山地气象的机理和自己的预报结论,团队队员都化身为“追风逐雪”的海陀斗士,不断徒步攀爬海陀山,用脚步丈量、用身心感受实况和预报的异同,不断探索和积累山地预报经验。同时为提升山地气象预报的理论知识,他们分批组织队员赴美国进行冬奥山地天气预报技术培训。
“我们比较缺乏对山地气象的预报经验,最开始只是担心山里的小气候难把握。”但令阎宏亮和同事没有想到的是,在爬山时就遇到了种种设想不到的困难。“海陀山山高、风大、气温低,我们要结合不同天气类型去山上做实况检验和体验,常常要在大风天、降雪等对赛事有高影响的天气,徒步攀爬海陀山,感受不同海拔不同位置气象要素的变化。当时海陀山的条件我们叫‘四无’——无公路无水无电无通讯,山上只有一些羊肠小道,很多都在悬崖边上。”
经过4年的理论学习、现场验证、讨论交流,如今团队对于海陀山的天气特点已经有了很好的把握。使用北斗卫星回传数据的自动气象站、激光测风雷达、天气现象的智能观测的“天脸”设备、融冻超声波测风仪等科技应用其中。针对冬奥高精度短临气象预报服务需求,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初步自主研发了新一代快速更新、无缝隙融合与集成预报系统,切实满足北京冬奥会“百米级、分钟级”精细化天气预报需求。
“离冬奥会开幕只有一年了,未来一年我们要总结凝练4年来冬训积累的山地预报经验,将经验转化成客观算法,融入预报服务平台中,进一步提升预报准确率和工作效率。”阎宏亮说。
医疗
刘尧:为观众筑牢“防护伞”
北京冬奥会赛时,赛场内有专业的医疗团队为运动员保驾护航;在赛场外同样有一群白衣天使,为游客、观众、参赛随从人员等提供医疗救治和紧急处理。他们就是冬奥外围医疗保障人员,来自北京延庆医院的外科医生刘尧就是其中一员。
自小生活在辽宁抚顺的刘尧对冰雪运动有着“地域基因”,上初中时开始滑冰,2009年他来到北京延庆医院工作,经常会去周边的石京龙、八达岭滑雪场滑雪。擅长冰雪运动,又工作生活在冬奥会的举办地延庆,刘尧特别想为家门口的冬奥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于是他加入了延庆赛区国家队训练医疗保障团队,也进入了延庆区滑雪战队,赛时他将作为外围医疗保障人员参与到冬奥会工作中。
很多人会觉得外围医疗保障与赛场内的医疗救护相比,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岗位。其实它离观众游客更近,更像是冬奥会群众的“雨衣”,让大家能更安心地观赛。小到像崴脚、摔倒磕碰、拉肚子肠炎,大到危及生命的突发心肌梗死,这些都是游客和观众可能在现场遇到的突发状况。刘尧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专业医疗知识以及多年来的从医经验,及时对群众在冬奥外围区域遇到的突发身体状况进行医疗处置。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对可能出现的传染病进行处理和预防,并且加强防疫工作。
目前多支国家队正在延庆赛区冬奥场地进行训练,延庆区派出了18组人员轮流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进行医疗保障工作,刘尧也在这18组人员之中。在轮值的时候,如果遇到国家队人员在训练中受伤,他们会协助队医在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治疗。当遇到伤情比较严重时,他们会派120转运车把伤者运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刘尧平日在医院的工作很繁忙,要出门诊、做手术、查房会诊等。现在刘尧还有了冬奥保障的工作,让他的生活更充实了。刘尧说:“尽量抽时间或占用个人休息时间进行冬奥培训和相关工作,如果实在遇到时间冲突的情况,只能和同事换班,尽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参与到冬奥相关的工作中。”
刘尧在严寒中坚守,为冬奥的医疗保障工作添砖加瓦。“寒冷的气候与我们参与冬奥、服务冬奥的热情相比,都不算什么。”刘尧说道。
竞赛
高峰:为冬季两项忙碌着
高峰最近很忙。离北京冬奥会雪上测试活动预计时间越来越近,他负责联络的冬季两项射击部分的竞赛技术工作也进入到了最关键的环节——赛前场地调试及赛时技术支持。
北京冬奥会冬季两项比赛靶场器材指定供应商芬兰冬季两项公司的技术团队,需要提前进入到位于崇礼古杨树场馆群的冬季两项比赛场地,将此前在这里训练的国家冬季两项国家队使用的靶位由训练状态调整到竞赛状态,并在测试活动期间全程提供赛时技术统计。作为芬兰冬季两项公司在中国的独家代理商,必胜体育公司顺理成章成为连接北京冬奥组委和芬兰方面的桥梁,并承担了大量的沟通协调统筹工作。
前几天,必胜体育公司总经理高峰忙于芬兰技术团队的入境手续。经过紧张的联络协调,芬兰技术团队已经入境,目前处于隔离观察期。高峰则忙着与场馆业主方再次联系确认电力供应等基础设施的保障,避免场馆测试之前发生意外情况。“测试活动计划在2月19日开始,芬兰团队要在2月16日前完成所有硬件安装和软件调试工作。时间卡得非常紧,没有时间再解决基础性问题。”
2019年11月通过招标芬兰冬季两项公司与北京冬奥组委签订了合作协议,此后高峰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冬季两项竞赛场地建设和靶场竞赛器材的安装上,人也基本上常驻崇礼。2020年11月,场地通过了国际冬季两项联盟的验收,高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这项工作圆满完成了。
虽然合约内容只是器材的提供、安装测试、赛时技术支持等技术把控工作,但是由于国内冬季两项相关领域的空白,高峰实际上参与了很多方面的协调沟通和统筹工作。例如协助提供场地设计方提出的运动项目专业的相关需求和解决方案,协调场馆运行方与技术团队的沟通,甚至是赛时技术官员团队的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冬季两项的竞赛核心内容,包括赛事基础信息、技术数据统计方法和阅读,以及硬件的使用。这些技术官员赛时将负责计时计分工作。“由于冬奥会这种世界顶级的赛事参赛选手水平较高,比赛的节奏和紧张程度自然也高,计时计分员需要精力高度集中,业务非常熟练,不能出现差池。对技术官员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电力
王婷:严查细节保障通畅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能再次参与到冬奥会筹办工作中,见证北京双奥盛况,我太兴奋了!”去年11月,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城区供电公司的王婷在公司副总经理的带领下,与3名年轻的电力工程师加入到五棵松体育中心电力保障团队,担任电力副经理,为冬奥会赛区电力综合维护与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服务。
身为一名保电的“老兵”,虽然参加过多个重大活动保电,但这一次,她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电在人们的生活里太普通了,普通到人们几乎忽略了它的存在,在冬奥场馆里也是一样。其实这是让人感到欣慰的事情,因为一旦客户对用电有感知,那就出问题了。”王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保证冬奥场馆稳定可靠供电,她和五棵松电力保障团队的成员们每周都要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持续梳理场馆的高压电源到末端的供电情况和电力设备,从配电室到墙壁插座、从配电室200多路低压开关到每一层每个角落的强电间和配电柜,再到配电箱及保护定制设置等的电源关系,并对制冰机组及装置进行负荷特性测试。此外,场馆的配电室和整个场馆40多个强电间也是他们检查的“重点对象”。经过2个多月的检查,王婷团队已完成38个配电间的梳理,并整理汇总整改评估报告,为后期保障筹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通向北京冬奥会的征程上,无数幕后工作者在用每一滴汗水凝聚力量。“北京冬奥会时不会有人知道我,但能够参与国家重大活动,我很自豪和骄傲,但同时也有责任和压力。冬奥会时哪怕电网闪动一下,都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攒足了劲儿,朝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还有国网公司‘精细、精致、精彩’的工作要求努力,全力以赴确保比赛期间万无一失。”王婷说,“设想一下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结束的时候,烟花绽放的那一刻,会觉得之前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运输
吕建龙:用车轮参与家乡发展
早上八点半,吕建龙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他的本职工作是崇礼太子城小镇建设项目行政司机,在其他部门缺人手时也帮忙协助行政和后勤工作。
吕建龙是崇礼人。2010年因为爱人在张家口工作,他离开崇礼在张家口干起了开工程车的工作。2018年,朋友给他提供了太子城开通快递配送业务的消息。当时崇礼太子城开工建设,各项配套服务逐渐完善,吕建龙看中了崇礼借助冬奥发展的前景,毅然辞掉张家口的工作回到崇礼。
2019年4月吕建龙应聘加入太子城项目。就这样,吕建龙成为了冬奥筹备大军中的一员。
“过去好多年轻人在外地工作,现在崇礼发展起来了,开了好几家滑雪场带动就业,那些年轻人就都回来了。”吕建龙说,虽然张家口市区离崇礼并不远,但是现在能守着家门口工作,也能多照顾照顾自己的母亲。
申冬奥成功后,吕建龙目睹了家乡的变化,也见证了家乡的发展,“以前逛超市还得去张家口市区,现在崇礼也有大型超市了。”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着。酒店、商铺、房地产也随之发展。北医三院崇礼院区于2018年12月建成,在保障张家口冬奥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区域医疗服务水平,让崇礼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医疗资源。
在太子城工作的近两年时间里,吕建龙经历了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从“半成品”到如今的惊艳亮相,看到了京张高铁开通后带来的人流量。因为京张高铁开通后不久便遇上了疫情,再加上工作繁忙,吕建龙还没机会感受到高铁开通后带来的便利。他说等疫情好转,太子城建好后,他要带着爱人和孩子一起坐着高铁去北京。
身处冬奥会建设核心,吕建龙也耳濡目染了解了不少冬奥知识。云顶是什么项目的比赛场地,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为什么叫“雪如意”,颁奖广场是做什么用的,这些答案他都能脱口而出。
随着北京冬奥会日趋临近,曾经默默无闻的塞北小城崇礼如今举世瞩目。2019年5月5日,河北省政府正式批准崇礼区退出贫困县序列,彻底脱贫摘帽。吕建龙是崇礼十余万人口的代表,是冬奥筹备的一员,也是举办冬奥会的受益者。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