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班牙权威媒体《阿贝赛报》刊发的一篇报道表示,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学者发表论文,比较分析了西班牙与中国足球的国际竞争力,并从文化、家庭观念以及语言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足球发展的制约因素。该论文突出的结论之一是:“中国父母通常优先考虑孩子的学业,不考虑将学习和运动结合起来,而后者在西方国家非常普遍。”
其实,近年来,中国父母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已悄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体育培训市场的火爆便可见一斑。
↑资料图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地,一方面,从学科类培训中解放出来的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课余时间,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愿意投入时间和金钱,希望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
作为父母,家长们希望孩子成绩优异,更希望他们身体健康成长,学校、社会、政府等层面,为了这一共同的目标,让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茁壮成长,也都在积极探索深化体教融合发展,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双减”政策同向而行,为孩子们的全面成长营造更健康的环境。
“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为深化体教融合,破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指明了方向。
深化体教融合,运动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心中埋下热爱运动的种子。有的幼儿园开展足球特色课程,有的幼儿园有针对性地开展体智能活动、户外体育活动及室内外大联合运动游戏等,也有的幼儿园创编出丰富多彩的特色体育早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幼儿园体育健康课程。
开设多项体育课程、提高中高考体育分数、完善体育赛事体系、建设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补齐体育教师缺口、畅通体育与教育的资源共享渠道、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工作……青少年体育与教育正在进一步融合发展,体育让教育更完善,教育让体育更稳固。新时代,青少年正在体教融合中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刚刚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的武大靖、苏翊鸣等冬奥健儿,正是体教融合的优良典范。在国际赛场上,他们勇夺冠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在赛场外,他们或毕业于高校,或正就读于大学,苏翊鸣还是位高中生。让人记忆犹新的还有,东京奥运会夺冠时刻,高校“认领”奥运健儿“蹭热度”。东京奥运会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年轻选手,其中很多都是高校在读生。与前些年运动员拿到奥运冠军或退役后进入高校读书不同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运动员一边学习一边训练,而且就读学校不局限于体育院校。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奥运冠军出自高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运动员走进学校。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