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群体近视率居高不下引起很多家长的担忧。“小眼镜”越来越多,有专家指出这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缺乏必要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等有关。近视还可能引起许多眼部并发症,对儿童青少年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而这也会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
最近受疫情影响,不少儿童青少年都需要居家学习,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多。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科健中心主任徐建方表示,影响近视的因素非常多,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不正确的用眼习惯和用眼时间过长等都是导致学生近视的原因,预防和控制近视,要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入手。
徐建方认为,居家学习除了要告诉学生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正确坐姿外,环境也很重要,自然光照对眼睛是有益处的。他说:“学生在学校教室上课时可以保证照明环境。因为光线过强或过暗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居家学习期间如果不能保证学生在自然光照的环境下学习,可以选择使用专业护眼灯,保证舒适的光线,同时避免频闪情况的出现。”
↑资料图
此外,居家学习要合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上课的课程设置无法改变,但课间休息的时候可以让眼睛休息一下,也让自己活动一会儿,站起来到窗边进行远眺。”徐建方说,“居家学习的同学,可以在休息的时候多看窗外绿色的植物和远处的建筑,让眼睛进行放松和调节,远眺对于视觉恢复有帮助。如果居住楼层较低,可以找沙包或软球,进行接球训练,两个人可以相互扔球,一个人可以左右扔球。因为看书和看屏幕是一个聚焦的过程,看远处是一个调焦的过程。在扔球的过程中眼睛会跟随移动,可以有效缓解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情况,增强眼睛自身的调节能力。”
徐建方表示,在放松的时候不仅要少看电子产品,更重要的是要让眼睛动起来。他还介绍了一个更易操作的方法,在客厅找几个不同距离的标志物,五秒换一个,同样可以解决长期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眼疲劳。
此外,居家学习期间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户外活动以及少喝含糖饮料。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对近视防控做了很多工作。开展青少年科学健身“云科普”工作,运用动画短视频和专家直播等方式,提升儿童青少年爱眼护眼意识。实施青少年健身科普试点和体质健康干预试点,开展青少年视力健康专项推广活动等,为青少年预防近视提供更多科学指导。
通过规律性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近视发生,还对已近视者的视力水平有一定的改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青少年群体,通常表现出较低的近视发生率。去年启动的“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提供了关于近视防控的科普资料、科普视频等,各省区市则根据情况开展了体育竞赛、体育文化、健身科普、技能展示和线上竞赛等活动,并且充分利用周末、节假日等空闲时间引导儿童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锻炼,鼓励儿童青少年从室内走向户外,参加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儿童青少年营造乐于参加并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从而有效预防和改善近视状况。
在天津市举行的“奔跑吧·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世界“爱眼日”激光枪射击体验赛中,邀请知名眼科专家为在场的青少年及其家长讲解了保护眼睛的相关知识,普及了科学用眼的重要性,并且现场解答有关近视防控、体育运动如何促进学生视力发展和视力健康等问题。安徽则在“奔跑吧·少年”中开展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地掷球、轮滑、定向越野等项目,遵循球类运动速度快、方向变化多,需要儿童青少年的眼睛密切注视球类的运动轨迹以做出正确判断,对眼睛屈光度的调节、睫状肌的收缩等都能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培养青少年通过变换运动方式达到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有效预防视力水平的下降。
青少年的视力健康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在进行知识宣传和普及的同时,还要让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让眼睛动起来才能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双眼。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