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足球能有多红火,北京市广华足球队交出了独一无二的答卷。
“我们在社区有4个500人的交流群,每周三8点开始预定少儿队周末在社区足球场参加公益训练营的名额,基本上1分钟内400个名额一抢而空。有时候,地铁通勤的路上手机信号不好,许多家长会提前下车等着,在车站内抢完了再上去。”广华足球队队长潘阳讲述着。
经过近四年发展,老中青1300名队员凝聚成了一个“大家庭”,一起享受足球、追逐健康和快乐。其中,2020年12月才成立的少儿队发展迅速,如今已有1000名队员,许多孩子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持之以恒的爱好。无条件支持这群追风少年的妈妈们,也在这样的氛围中明白了角球、任意球、五人制足球等概念,邻里间有了共同话题,广华社区足球的普及迎来新契机。
今年59岁的王翔每日健步走2万多步,不论风吹雨打坚持了20多年,来到广华社区也不例外。得知社区有足球队之后,他立刻“抛弃”了有些枯燥的健步走。“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踢足球,加入广华足球队以后,认识了很多朋友,整个人精神状态很好。”正是这样的机缘,王翔结识了湖北老乡社科院研究员张顺洪,67岁的他已经坚持踢球40多年,如今还能够在球场上鱼跃冲顶,全情投入。张顺洪说:“一到足球场就感到年轻,进球的感觉真好啊,让人回味不已。”
走出家门就能和社区足球队的伙伴们踢场球,这些老一辈的铁杆球迷拥有了安放足球情怀的平台,他们身上“活到老踢到老”的精神也鼓舞着球队里的年轻人,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越来越浓。王翔说:“球队非常团结,大家无话不谈,我们的足球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每个周末的这场球已经成为一周的动力,不踢就感觉缺了点什么。加入广华社区足球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米伟说,以前想约一场球很难,来到广华社区后,踢球有了极大便利。除了平时的训练,足球队还会组织社区内的杯赛、联赛,社区外的“广华德比”,以及与中央和国家机关球队的友谊赛,对于酷爱足球的米伟来说,和队员一起讨论战术、备战参赛的经历更加有趣,“虽然知道咱们都是草根足球爱好者,但比赛非常有代入感,能让大家感觉自己真的像是一个运动员。”
陈旺对此深有感触:“大家在一起踢球,能够享受到竞技带来的愉悦感,我们不仅是踢着玩,也愿意接受强度更大一些的比赛。”他回忆起了王翔的足球“进阶”之路:“去年他刚加入球队的时候是守门员,受过一次伤之后又重返球场,现在开始踢前锋了。从守门员到前锋是逐步学习的过程,最近他还有两个特别精彩的进球。短短一年时间,从不会到会,通过球队收获了新的技能,十分快乐。”这就是在享受足球运动。
谈及球队里的孩子们,大家除了支持和鼓励,也展露出羡慕:“你看我现在再怎么踢,带球过人的动作和技术都做不到特别好。我们小时候踢球没有现在的条件,都是水泥地或山坡。他们在广华还有一群踢球的小伙伴,长大回忆起来是特别幸福的。”陈旺说。
8岁的郭泽安是广华2014足球队队长,去年腿部受伤仍然坚持让爸爸推着轮椅带自己去看伙伴踢球,隔着围网看队员们布置战术的画面温馨而快乐。郭泽安说:“踢不了球我就去看,有的时候我还能坐在轮椅上给他们传球,然后他们再传给我。”“你一脚我一脚,大家的感情就踢出来了。”郭泽安的爸爸郭起豪表示,广华社区的足球氛围可以对孩子产生很好的影响,身体素质、性格、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最关键的是,他们很可能在这里交到了一辈子的好朋友。广华2016足球队队长潘嵩达就是郭泽安的好友之一,他虽然不像郭泽安那样在场上所向披靡,但潘嵩达表现出的坚韧和果敢时常成为球队的取胜的关键。潘嵩达说:“我就想多给队友传点好球,让他们多进球。”从身体瘦弱、碰不着球,到如今频频贡献精妙传球、串联起球队,潘嵩达付出了千百倍的努力,有时单日训练时常超过6小时,只因热爱。
“传承”也是广华社区足球队的一个传统,有不少“父子兵”“父女兵”共同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家长对体育的热爱、对足球的执着影响着下一代。李宁和自己的两个女儿都是广华社区足球队的成员,孩子们因足球获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同样作用于李宁自己。李宁说:“这半年中很多事我没有想到,一开始只是想让她们锻炼身体,释放一下自己的能量。但是现在,她俩就跟我踢球或者参与各项运动的情感一样,是积极主动的;而且,她们认识了很多小朋友,并且被认可,这就是足球的魅力所在,不分性别,在场上勇敢对抗。”
正是因为社区这个平台,大家对足球的热爱和坚持自然而然形成了,健康和快乐自然而然收获了。广华社区足球队成立发展至今,孩子们口中的潘阳“潘叔叔”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从有想法、凝聚共识、精心组织、提供服务、吸引社会力量介入到规划未来都竭尽全力,队员们都因有这样一位“大管家”而安心,也有信心。潘阳表示,“我们坚持社区足球的公益属性不动摇不改变,继续努力让广华足球形成招牌,再吸引周边更多社区的居民、青少年参与进来,搭建更广阔的社区体育运动平台,让广华这粒种子在中国足球快速发展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