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福州市体育局、教育局联合印发《福州市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切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到2025年,基本形成教学体系规范、训练构架完整、竞赛体系完备、人才渠道畅通、保障机制健全的体教融合工作机制和模式。
《实施意见》明确,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通过“教会、勤练、常赛”的方式,指导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学校要切实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逐步落实体育家庭作业制度,鼓励学校根据学生体质健康实际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体育家庭作业,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师资力量上,《实施意见》要求配足配齐体育教师,多渠道补充体育师资,鼓励有一定专长或基础的学科老师“一岗多能”通过培训承担部分体育带训及赛事活动组织等工作,对体育师资队伍形成有益补充。在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制定相关方案,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试点,逐步推广至其他学校。支持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
在青少年赛事体系上,福州体育、教育部门共同组织全市青少年体育赛事,完善学校、县(市)区、市级三级竞赛制度,小年龄组比赛尝试以冬夏令营等形式组织。打造校园联赛、锦标赛、冠军杯等多元化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推动学校选拔并组建足球、篮球、排球等学校代表队,积极参加全国级、省级青少年体育竞赛。
在人才培养上,福州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鼓励全市中小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实现每所学校至少有一项体育特色项目,重点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三大球”项目发展,围绕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项目,做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布局工作,促成中小学运动队与体校片区内对口衔接有效联动,联合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合作机制。推进各县(市)区遴选体育基础较好、特色较强的中小学,以1所高中与2-3所初中、4-6所小学形成“一条龙”布局,探索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按运动项目对口升学相衔接的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输送体系。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