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着前方,把球往前踢。”“做得特别好,球是不是朝着前方去了?”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第五幼儿园教学楼的顶层有一块小小的足球场,是五幼小朋友们足球启蒙的地方,来自西安体育学院的支教志愿者余政龙正在给孩子们上足球趣味课。余政龙是一名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生,原本以为自己会在初高中校园里施展拳脚,却在支教中“意外地”来到了幼儿园。这一转变,不仅为他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也让他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收获了别样成长。
“来之前很担心与幼儿园的小朋友相处不好,但是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度过难关,现在与小朋友们特别亲近。每当我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可以从他们眼睛里看到‘星星’,那是对运动的渴望。”余政龙说。
2024年前往志丹县进行体育支教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们,主要任务是协助支教学校体育教师做好足球课程教学、开好足球社团课等,助推校园足球教学高质量开展。同时,他们还会做好校足球队的日常管理与训练,促进足球运动队水平提高,并积极帮助校足球队参与志丹县组织的各项足球竞赛,以赛促教,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成果转化。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足球兴趣,余政龙摒弃了传统的训练方法,转而采用个性化、多样化的游戏设计,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足球技巧。“我们设计的游戏包括‘套圈’和‘绕盘儿’,这些游戏不仅简单有趣,还能有效锻炼孩子们的球感和协调能力。”余政龙介绍。通过这些游戏,孩子们从最初只能用手触球,逐渐过渡到能够用脚大胆尝试各种动作,取得了显著进步。
足球的种子不仅萌芽在志丹县第五幼儿园,在志丹县第四幼儿园也同样慢慢开花结果。来自西安体育学院的志愿者郭宇正在这里支教,他告诉记者,在志丹,幼儿园的足球教学不仅注重技术训练,更重视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和认知能力提升。“支教志愿者们通过足球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郭宇说,“从幼儿园阶段开始普及足球,对于青少年足球的发展和足球文化之城的打造具有重要意义。孩子们从小接触足球,不仅能锻炼身体和意志力,还能培养他们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其实,志丹县的足球历史由来已久,群众基础较好。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与重视下,志丹县积极开展和普及校园足球活动,校园足球开展水平已有显著提高,足球文化氛围浓厚,但还存在校园足球指导员、青少年足球教练员数量和专业水平相对较低,师资数量不足等现象,支教志愿者的到来让这里有了更多专业老师的“加盟”。
西安体育学院支教志愿者杨永成说,志丹县是一个足球氛围很浓厚的县城,志丹县红军小学对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大力支持。“我在足球教学中看到了孩子们无限的潜力和对足球的喜爱。每天放学后,他们都会抓紧时间到操场上热身。当训练中出现动作完成情况不理想时,还会在训练结束后加练,直至克服难关。”
在足球教学中,杨永成看到了孩子们无限的潜力。“他们从一开始对足球陌生,到逐渐掌握基本技巧,每一次进步都让我倍感欣慰。看着他们在球场上奔跑、拼搏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当年红军战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这些孩子们身上有着坚韧不拔的品质。他们对足球的热爱和执着,让我深受感动。”同时通过与孩子们的交流互动,杨永成也深刻体会到了红军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的传承。“他们知道红军的故事,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和锻炼,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在红军小学支教的这些日子里,我不仅教会了孩子们足球技巧,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这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激励着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西安体育学院支教志愿者赵志伟在志丹县足球运动学校任教,与幼儿园、小学不同,这里的很多孩子都面临着一个关于未来的“选择”问题——是否继续走足球道路。“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求知欲,这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体育教育者的重要性。我不仅要教会他们技能,更要激发他们对体育的热爱,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在学校里,赵志伟负责初中部体育课。在支教中,他希望不仅教会孩子们与足球运动相关的体育知识,更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理解他人、尊重差异。“很多学生会在课后问我对于未来的选择,问我他是不是适合继续踢足球,如果坚持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这些交流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些孩子的成长故事,也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志丹县支教的日子里,志愿者们见证了孩子们的进步,见证了志丹足球的发展,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