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运动赋能成长 少年快乐奔跑 ——2024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回眸(八)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3-25    作者:顾宁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2024年国家体育总局继续联合六部门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各地常态化开展该活动的机制不断完善,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加丰富、更有特色、更高质量的体育活动,有效促进了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提升健康素质。这一活动全年取得良好效果和积极反响。本版将对各地及相关单位2024年举办的各类“奔跑吧·少年”特色活动进行回眸和展示,引导更多青少年参与这一活动。

【总局棋牌中心】

2024年,为贯彻体教融合政策,推动青少年棋牌运动发展,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举办了覆盖全年的“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

全国象棋校际联赛以安全办赛为前提,在全国28个省区市及网络平台展开。全年共组织完成各级赛事2336场,681所学校参与,超17万青少年参赛,参与人次超254万,相关推广活动参与人次近700万。全年,全国象棋校际联赛亮点纷呈,自2024年2月一直持续至11月,赛事进展顺利,参赛学校较2023年增长37%。同时,其逐级晋升的竞赛体系获认可,总决赛吸引了67所学校的239名青少年参与。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活动形式。如“六一”儿童节,多地70所学校围绕“奔跑吧·少年”举办活动,河北融入舞蹈、科技元素,湖北开展公益活动,甘肃结合特色地域文化。2024年9月13日,赛事还举办了开学第一课活动,以“棋韵中华·爱国情深”为主题,通过名家讲述等环节,让115所学校的4600余名师生了解象棋棋手以棋报国的故事,传递传统文化。此外,全国象棋校际联赛还在全民健身日开展了云端对弈等活动,吸引众多青少年参与,促进了棋艺提升与文化传承。

未来,中心将完善竞赛体系,开展技能培训,增加活动数量和方式,赛事计划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惠及500至800所学校、幼儿园,参与青少年超17万人。组织实施方面,将从赛事体系建设、缩小地域差异、引入社会力量等方面着手,通过细化参赛组别、组织师资培训、开展交流活动、支持招商引入等措施,完善长效机制。同时在监督管理上,将继续加强安全办赛监督,落实属地责任制,做好赛风赛纪教育。

在中心指导下,中国国际跳棋协会举办了“奔跑吧·少年”2024年全国国际跳棋校际联赛,有力推动了青少年参与国际跳棋赛事,促进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比赛采用校内赛、省级分区赛、全国总决赛三级活动体系,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全国20个省赛区积极响应,402所学校的58610名中小学生踊跃参赛。期间涌现出诸多典型案例,“冠军校园行”活动走进6所学校,以车轮战和人棋表演等创新形式,让学生感受国际跳棋的魅力与团队协作的重要。如在包头市青山区富强路小学,国家大师曾芋让分享成长故事;在长春国际汽车城东风赫行实验学校,国家大师邱浩纯开展主题分享课,激发了学生对国际跳棋的兴趣。

全国国际跳棋校际联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参与效果显著。线上小课堂通过动画与真人讲解结合,推出趣味课及大师课,拓宽了学习渠道,提升了教师推广经验和效果;校园风采展示共推出6期,广东、湖南等多地学校通过开展课程、举办讲座等活动,提升了学生棋艺,培养了多种能力;“智慧校园”专栏展示了学校的推广成果,如重庆市江津区鼎山小学增设课程、建立社团,培养出众多优秀小棋手;赛事还制作了近25条花絮视频在网络平台发布,扩大了影响力。 

【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

2024年,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积极响应体育总局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奔跑吧·少年”活动,以“促普及、拓场域、广覆盖、强宣传”为目标,聚焦职能定位,不断丰富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供给,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全年举办“奔跑吧·少年”线上线下赛事活动近130场,服务了全国超过百万青少年和家庭。项目涵盖篮球、游泳、跳绳、武术搏击、街舞、体能、体育舞蹈、魔方等诸多项目。

全国青体联围绕提升服务水平,促进赛事标准化建设,立足打造赛事品牌,聚焦台、报、网、微、端、号全媒体矩阵构建,扎实推进各级各类赛事活动落地。全国青少年街舞俱乐部公开赛经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后,全网点击量破千万次,为营造全社会广泛支持儿童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社会氛围贡献了协会力量。

全国青体联着力创新组织形式,普及项目文化。如全国青少年益智运动大会采用了“运动竞赛+文化展演”的形式,将赛事打造成为促进项目普及和体育文化宣传的综合性平台;全国青少年家庭健康跳绳大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使参赛选手隔空竞技,拓宽了赛事覆盖范围,同时开通线上互动投票平台,增强了赛事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同时,深化科技赋能,推动体教融合。如“北斗杯”全国青少年体育大赛引入北斗导航和授时功能,增加了比赛的知识性和教育意义。科技的加持为赛事提供强大技术支持,保证赛事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向参赛青少年科普了国家前沿科技成就,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此外,全国青体联还积极促进体旅融合,带动经济消费。积极落实赛事“三进”和“跟着赛事去旅行”号召。中国城市青少年跳绳公开赛分别在商圈、街区、景区办赛,赛时累计客流量超80万,商场成交额增长近600万,成功将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举办中国青少年体能大赛时,联合成都市蒲江县政府推出特色旅游路线,让青少年在进一步提高参赛体验的同时,感受当地历史文化底蕴,真正做到以赛引流、以赛聚人、以赛促旅、以赛兴业。

展望2025年,全国青体联将深入践行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发展理念,发挥职能作用,履行职责使命,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 

【中国羽毛球协会】

2024年,中国羽毛球协会积极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活动,围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羽毛球活动,为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为全国青少年羽毛球爱好者搭建了成长与交流的优质平台,羽毛球明星运动员走进后备人才基地活动更是受到了各方关注。据了解,目前全国共有60个羽毛球后备人才基地,其中体校28家、俱乐部32家。为切实加强基地教练员执教水平,积极发挥明星运动员的示范效应,普及推广青少年羽毛球运动,一年来,中国羽毛球协会共组织了13站“奔跑吧·少年”羽毛球明星走进后备人才基地活动,每站活动不仅邀请到常年从事青少年羽毛球训练的知名教练授课,更邀请到羽毛球世界冠军进行互动和座谈。

活动中,羽毛球项目著名教练和专家分别从羽毛球单打、双打、技战术、青少年培训等多个方面,与运动员和教练员展开探讨与交流,旨在让中国羽毛球后备力量更厚实、更强大。同时,在多站活动现场,孩子们也与羽毛球冠军们搭档,展开对抗演练,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的运动训练热情。

在无锡站,奥运冠军高崚给大家分享了两届奥运会不同的备战历程和遇到的困难,这其中既有悉尼奥运会“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也有雅典奥运会化卫冕压力为夺金动力的坚持,对各个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都很有启发。世界冠军马晋在活动中分享了自己不同时期的成长和拼搏故事,她提到“体育让我有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输、也不服输的正能量。”这句话引起了青少年们的强烈共鸣,对于正在成长的小运动员而言是一种巨大激励,也是中华体育精神在羽毛球项目上的具体体现。

在益阳站,活动现场变成“追星”现场。羽毛球世界冠军龚睿那、刘玄炫给孩子们分享了自己与羽毛球的故事,传授了羽毛球运动的经验和技巧,并与孩子们展开双打互动。在与羽毛球明星的“零距离”接触中,孩子们在冠军身上感受到了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和优秀品质。

在广州站,中国羽协专家团队为当地教练授课。授课现场,专家团队和参会人员就青少年训练话题展开了交流和分享,对选材、基础训练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现场,无论是专家还是基层教练都积极发言,直面当前存在的痛点、难点问题,专家就各代表提出的内容进行解答,并就新形势下的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方法、基层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等进行了详细分享。此后,冠军运动员还和60名广州羽毛球小选手们进行了交流互动。他们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为现场师生做了激励人心的分享,并与小运动员们配对进行了双打对抗。

【总局排球中心】

2024年,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积极响应“奔跑吧·少年”活动号召。全年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的赛事活动,其中小排球锦标赛暨总决赛备受关注。

据了解,2024年小排球锦标赛分两个阶段进行,2024年7月5日至8月17日举办6站分期比赛,分别在潍坊、成都、晋城、厦门、盘锦、安庆举办,2024年8月23日至8月30日在秦皇岛举办全国总决赛。锦标赛在暑假举办,历时55天,共举办7站,覆盖全国18个省区市,吸引了353个参赛队伍、4237人参加,进行了1196场比赛。

为了确保赛事顺利进行,总局排球中心科学规划,参照2023年办赛总结,通过部门会议研究、问卷征集意见等方式,提前规划2024年办赛要点,将比赛模式从2023年的两期调整为2024年的“6站分期赛+1站总决赛”。这样的办赛模式既满足了更多队伍的参赛需求,也从地理上为基层队伍参赛提供了便利,同时总决赛还为高水平队伍搭建了竞技平台,通过榜样示范推动小排球发展。

为保证赛区工作质量,总局排球中心青少部从全国抽调优秀技术代表组成赛区管委会,对参赛队伍的生活、行为规范、竞赛秩序等进行全面管理,同时加强德育教育,确保各赛区管理规范、风格统一,让参赛队伍感受到赛事的专业和权威。每站比赛还选派约10名国家级裁判担任裁判组组长,带领并指导国家一级裁判工作,通过赛前培训、临场测试等,让裁判员熟悉小排球比赛程序和节奏,确保比赛公平公正,也培养了小运动员的规则意识。

除了赛事,总局排球中心还组织了多场夏令营活动,加强研学内容创新,贴合实际生活需要。考虑到小排球参与者为6至12岁儿童,夏令营期间不仅有比赛,还设置了丰富的研学内容,放大教育功能,切实满足参与者年龄和心理特征,满足学习、实践的内在需求,得到家长和社会认可。 

【总局水上中心】

2024年,在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的指导下,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积极开展“奔跑吧·少年”活动,以冲浪、桨板、摩托艇和动力冲浪板等项目为依托,取得了丰硕成果。

这一年,总局水上中心通过多种形式推动水上运动普及。冲浪、桨板项目组织31家单位开展夏令营,超2000人次参与,覆盖20余个省市;摩托艇与动力冲浪板项目举办20场训练营,482人次参与,还举办了3场U系列赛事,吸引180人次参赛,活动覆盖8个省市,兼顾沿海与内陆。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总局水上中心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完善赛事体系,细化年龄和组别划分,如摩托艇赛事设置了多种竞速组别,动力冲浪板新增了耐力赛。二是深化体教融合,冲浪、桨板项目在79所高校开课,摩托艇项目与江苏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将项目引入校园课程。三是创新活动形式,各项目训练营内容丰富,引入亲子互动内容,如摩托艇训练营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四是多维度宣传推广,借助电视、网络及社交媒体展开赛事活动宣传,U系列赛事累计观看超17万人次。五是强化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安全制度,配备救援人员和设备,并购买保险。

一年来,典型案例亮点纷呈。冲浪、桨板项目自2020年起持续推进,8万青少年掌握技能并获等级证书,夏令营将趣味与技能结合,提升项目覆盖面;摩托艇俱乐部与江苏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展开合作,推进“摩托艇进校园”工作,由专业教练走进校园指导并举办体验活动,体教结合的模式也成为项目推广的典范;同时,总局水上中心还在2024年全国动力冲浪板U系列比赛首设耐力赛组别,丰富赛事内容,探索推广新路径。

未来,总局水上中心将继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与地方政府、公益组织合作,为偏远地区青少年提供更多机会;同时将推动跨界合作,与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协作,将水上运动融入校外教育和旅游项目;此外,还将注重兴趣培养,以多样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青少年,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并将完善青少年成长体系,规划赛事体系,形成从启蒙到精英化的成长链条。

在此基础上,2025年,总局水上中心将围绕“奔跑吧·少年”活动品牌,继续扩大各项目训练营规模,创新内容形式,打造知名品牌。并将以U系列赛事为重点,优化结构,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为我国水上运动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