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浙江省舟山市毽藤球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赵兵都会从舟山本岛出发,驱车一个小时,跨越跨海大桥,赶赴岱山蓬山小学,为这里的孩子们上一堂特别的体育课。“一周一个课时的专业化训练课程,尽管不算频繁,但看着孩子们真心喜欢这个小众项目,并能从中受益,我很欣慰。”
从2022年6月开始,和赵兵一样,浙江众多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用接力支教的方式,走进山区农村学校授课,带去跆拳道、太极拳、气排球等运动技能课和体育夏令营等活动,帮助学校建立特色运动队,促进青少年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全面提高山区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这就是“浙江希望工程·体育壮苗行动”。
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号召,自发加入体育壮苗队伍的是舟山市毽藤球协会。“目前,协会超过六成的成员都参与过‘壮苗行动’。”舟山市毽藤球协会负责人陆兵表示,“通过‘壮苗行动’,普陀小学2024年取得舟山市中小学生毽球小学组比赛的男子双人赛冠军。学校已经将毽球项目转为正式训练科目,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壮苗行动”实施以来,志愿服务的学校数量已从2所增加至5所。今年,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还将前往嵊泗,为更加偏远地区的孩子们送去体育希望。
过去,浙江山区26县及海岛地区体育教育资源匮乏,山区海岛与发达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文体公共服务供给、文体普惠服务覆盖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浙江体育“壮苗行动”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求,为他们的学习和课余生活注入活力,还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文体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差距,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也让群众对共富成果可及、可感、可触。
常山县篮球协会协助常山县宋畈小学组建的壮苗运动队,在今年全县小学生篮球赛中获得农村组季军。协会秘书长詹敏说:“能让孩子们在运动舞台上展现风采和实力,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壮苗行动”通过建立区域内和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和展示活动体系,有效推进体教融合,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如今,“壮苗行动”已经在杭州、温州、金华等8个城市的42所山区、海岛和农村学校建立了40余支特色运动队,累计惠及青少年儿童16万人次,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青少年全面发展。
温州市体育局将“壮苗行动”工作贯穿全年,稳步推进志愿服务;金华市连续两年为山区小学举办体育夏令营,志愿者们吃住在学校近一个月,克服高温、断水等困难,开展运动项目的集训。不仅如此,体育壮苗项目还跨区域打造特色体育赛事和技能展示活动,有效推进体教融合,为学校参加更高级别的体育比赛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提供支持。2024年“浙江希望工程·体育壮苗运动会”在衢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学校举办期间,来自金华、衢州、台州的10支体育壮苗基地运动队120多位小学生在30余名指导员带领下参与活动。体育公益志愿服务为山区海岛县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浙江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共同富裕和“双减”大背景下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迫切期待,“壮苗行动”将持续深入更多山区海岛学校,培养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经常性锻炼的良好习惯,在运动中提升身体素质和精神素养,同时为探索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精准模式、长效机制贡献力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