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一座以足球为名片的县城正书写着体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作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平罗县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校园推广”的创新模式,构建起从幼儿到高中的全链条足球培养体系,不仅让足球运动成为4.4万余名青少年的成长伙伴,更培育出多支全国冠军队伍,为县域足球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平罗经验”。
近年来,平罗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校园足球发展作为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教学、训练、竞赛、条件保障、评价与激励等方面,持续巩固拓展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创建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平罗县明确目标重方向。成立平罗县足球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和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建立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印发《平罗县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平罗县青少年足球人才队伍发展建设方案》等文件,为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政策基础和机制保障。同时,精准施策强保障。连续三年把提升青少年足球竞技水平列入民生实事,完善政府、企业、校园、青训中心和足球俱乐部“五位一体”青训体系,构建从幼儿到高中的组织、训练、竞赛体系。此外,还协同联动助发展。不断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参与率和足球人口普及率,形成了群众基础大、 中坚力量强、 专业人才精的青少年足球发展格局。
在平罗县校园里,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育人的载体。各学校推行“1+1+X”教学模式,即每名学生掌握足球基本技能+一项其他运动技能+X项兴趣拓展,配套创编足球游戏、开发校本教材,让足球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同时,还设置了每周一节足球课、每日一次社团活动、每学期一场班级联赛,并实行“六定”机制(定时间、内容、场地、人群、责任人、考核),让足球融入校园日常。
以赛促练是平罗足球的鲜明特色。这里既有“亚足联女孩足球日”等国际交流活动,也有覆盖小学到高中的“校长杯”班级联赛,更承办了全国五人制足球联赛等高级别赛事。近三年,平罗县累计举办1000余场足球赛事,让孩子们在实战中提升技艺。
值得关注的是,平罗县打通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升学通道,每年单列160名体育特长生招生名额,与湘潭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输送机制,30余名足球少年凭借特长考入重点大学。
师资建设是平罗足球的根基。平罗县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模式,聘请平罗足协、恒利足球俱乐部30名专业教练定点指导学校,选派教师赴国内外参加培训,打造出一支兼具专业素养与育人情怀的师资队伍。如今,平罗校园里既有深耕基层的体育教师,也有退役职业球员转型的青训教练,专业力量的注入让训练更具科学性。
从贺兰山下的小城到全国足球典型,平罗县的实践证明:在体教融合的政策引领下,县域足球完全可以突破资源限制,走出一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校园落地”的特色之路。随着“平罗经验”的推广,更多县域或许将从中汲取灵感,让足球梦想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