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丝带”飘扬,“雪如意”闪耀。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北京冬奥会就将拉开帷幕。在“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下,如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已进入全力冲刺的关键时期,“冬奥会”“冰雪”也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热词。
为深度推进文旅融合,推进冰雪经济、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等加快发展,吉林省提出探索“冰雪丝路”建设的区域协调机制,推动“一带一路”新实践,构建创新、协作、开放新平台。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在两会上畅谈了以吉林省为核心区,共建冰雪丝路的基础和优势。
杨安娣表示,吉林正将“冰天雪地”打造成“金山银山”,向着中国冰雪产业大省、冰雪旅游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进发。以吉林省为核心区,共建冰雪丝路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基础条件优越,产业基础坚实,冰雪丝路研究与实践同步推进,发展潜力巨大。吉林地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是东北亚冰雪丝路上的中心区域,冰雪资源丰富,吉林地处冰雪黄金纬度带,是世界三大粉雪基地之一和东北亚冰雪核心资源区。
目前,全省“西冰东雪”产业格局已经形成,长吉都市冰雪运动与休闲度假和大长白山冰雪生态度假两个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以查干湖等为核心的“冰经济”效应初显。冰雪主体实力突出,全国品质最好、接待人次最多、滑雪类型最丰富、设施条件最完善、山体落差最大、竞技条件最优越的雪场都在吉林。冰雪实践的创新在吉林,冰雪政策的引领在吉林,冰雪理论的突破在吉林,冰雪文化的生成在吉林,冰雪人才的培育在吉林。“中国品质滑雪在吉林”已成业界共识,“雪文章”已深植于吉林的经济和文化基因。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