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全民健身)各民族秋千“大有千秋”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0-03-03    作者:刘昕彤

W_20071107wz31469551.jpg

  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秋千荡起,快乐相随,秋千是最好玩的。如今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秋千已发展为包括多个单项的大项目。作为一项古老又有魅力的运动,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最终形成了我国各民族不同的秋千荡法。

  秋千,相传为春秋时期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仅是双手抓着绳子而荡,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便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传入中原后的秋千成为宫中、闺中女子的游戏,也成为传统节日时的狂欢内容。到了汉武帝时,宫中的荡秋千风气极盛,之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唐宋之后,荡秋千习俗普及全国,各少数民族也因不同的地理状况和风俗习惯,形成了花样繁多的秋千荡法。

  朝鲜族姑娘比赛时,会在高空的彩带上悬挂一串金黄色的铜铃,比赛选手荡起秋千,碰到铜铃的次数越多,成绩越高。飘逸的长裙,悦耳的铃声,惊险的摆荡,令人叹为观止。

  青海土族荡秋千用的是轮子秋,意为“旋转、转轮”。轮子秋根据当地条件,就地取材制作。如拆下大板车柱轮,将车柱竖起,下轮压重物固定重心;上轮绑一架梯,在梯两端拴上等长皮绳(似秋千)即成,故谓之“轮子秋”。

  维吾尔族“沙哈尔地”更为奇特,意为“空中转轮”,每逢春秋季节和举办婚礼时荡玩。在场地上牢固竖起一根高约10米的圆木作轴,轴顶装一木轮,轮上装两根横木,各拴上绳索,如秋千状。竖轴底部另装一根横木,以绳与顶部木轮相连接。游戏时,绳索秋千上各站一人,然后底部横木两边,各有数人相向而立,双方等速推动横木,带动顶部木轮旋转。站在绳索上的游戏者即随着转轮的加速慢慢升上高空,转速越快,游戏者飞得越高。

  云南西北及川南纳西族的荡秋千俗称“秋千会”,多在每年正月初一至初四举行,西部则于正月初六开始,历时4-5天不等。清代《盐源竹枝词》云:“高悬彩架接云天,共庆新年胜旧年,姊妹艳装争奇丽,倩郎抛索送秋千。”成为男女相会交往的方式。

  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还流行有磨秋、风车秋千等秋千形式。磨担秋以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的傣、景颇、苗、壮、哈尼、布依、仡佬族为盛,其中哈尼族最为典型。风车秋千在苗、阿昌、傈僳族等民族中盛行,其中傈僳族最为典型。傈僳族转风车秋千的多为女子,节日里,她们着盛装前来比赛。比赛时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依次参赛。参赛者脸朝外坐在秋千板上,裁判一声号令,秋千像纺车一样开始转动,越转越快,这时场地上如同转起一个缤纷的彩球。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