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去体育馆使用器材时,我会带一些消毒湿巾,使用前擦拭一下。”——谭金栋
“现在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作为百姓我们感到非常开心。前几天我到家附近的公园走了走,在户外运动的感觉真的很好。”家住上海的林芳,在久居家中之后,来到户外开启了健身活动。“相比起其他人使用健身器材锻炼或是打球不同,我还是采取健步走的方式,我感觉这段时间还是以独自健身为好。”林芳如是说。
在疫情发生之前,林芳最常参加的项目就是跑步和力量训练。她说:“我平时基本上每周跑步三次,每次在10公里左右。其他的时间基本是在健身中心通过器材进行力量训练。不过,现在疫情发生了,我计划最近一两个月不去健身中心了,主要以户外健身为主,力量练习就在家中进行了。”谈及为何会有这样的计划,林芳表示:“虽然现在很多地区的体育设施、健身中心都开始有序开放,但我还是会有些顾虑,比如健身器材消毒是否到位,参与健身的人是否身体健康等,这些都是我以后健身时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同时,我也建议像健身中心这样的室内场馆,即使疫情结束后也应该把体温测量常态化,遇到发烧、感冒的健身爱好者,应该及时规劝,等到身体康复后再来健身。”
资料图
与林芳有相同看法的还有谭金栋,他表示:“起初,我也考虑是否恢复去体育馆健身,不过考虑到室内空气流通性差,再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很难得到保证,所以暂时我也不会考虑去室内公共场所进行健身。不过等到再过一段时间,健身环境改善后,我再选择去体育馆健身,现阶段还是以居家健身为主。”在谈到今后是否会更加关注健身环境时,他说:“这个肯定会,我感觉很多人通过疫情后,都会更加关注自己身边的健身环境。比如以后再去体育馆使用器材时,我会带一些消毒湿巾,使用前擦拭一下。同时也会关注一同健身的人,如果有咳嗽等症状,我会尽量远离。再有,像一些通风条件不好的场馆,再去时,我也会考虑。”
几天前,家住北京的田雨来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转了转,本来计划跑一圈,放松一下身心。然而,当他走进公园时,发现老人与孩子较多,不仅走路比较慢,同时还有一些人驻足拍照,造成狭窄路段人流量相对较多时,他便放弃了跑步的想法。他说:“虽然公园按照相关的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了人流限制,但是有不少人没有按照不聚集、不扎堆的要求游园,给别人造成了困扰。”同时,田雨说:“以前我去奥森跑步,多选择早晨或傍晚,但这两个时间也是人比较多的时间段。以后,我会尽量避开游园高峰,选择人少时再去跑步,毕竟健康的运动环境,才能有助收获健康的身体。”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