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别以为提到夜生活就是很多人口中的觥筹交错、歌舞升平。如今,年轻人作为当之无愧的社会经济消费主力,他们精彩多元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以影响社会经济和行业的发展走向。今年全国多地酷暑天气,让很多学生群体和上班族减少了白天的出行,而把更多社交、运动等时间安排在气温相对适宜的晚间进行,参与体育活动的人群显著提升,社区足球场的喊声此起彼伏,社区广场上舞蹈健身的欢声笑语,晚间街道上滑板、骑行、慢跑、健走休闲的人群比比皆是,人们茶余饭后娱乐健身生活也越来越充实。鉴于人们夜间出行热、健身热、消费热的趋势,日前,《北京市促进夜间经济繁荣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提出融合文旅商体,拓展特色夜间多元消费,引领夜间体育消费新风尚。
于全民健身发展热度讲,在自己精力内因人而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和时间,达到最佳运动效果即是最理想方式。据《中国睡眠指数》数据显示,近四分之一中国人每天有熬夜习惯。很多人睡不着就出来运动,特别是随着夜跑、骑行等队伍发展,很多人选择在夜间参与体育运动,各地也不断健全体育服务和场地设施,为那些习惯夜间运动的人提供便利。从2021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看,重庆、长沙、青岛、成都、上海、北京、武汉、深圳、广州和天津,这些城市的居民都有一定的夜间体育运动习惯。酷暑让人难忍,但这期间夜间体育消费却迎来爆发期,同时也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会。于经济角度讲,夜间体育经济的繁荣不仅直接刺激消费,还让白天无暇健身的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来释放压力;此外,夜间体育场馆由于票价相对低廉,可以减轻参与者运动成本,有效促进社交。周边开放的一系列休闲、餐饮、住宿等产业链也会从中受益。这种错峰运动的情况也会对一些场地资源紧缺的情况起到缓解作用。
对于夜生活和夜经济,我们要用崭新眼光来审视,要看到消费主力在习惯上改变的不仅是时间,更是社会经济消费形态的转型升级。据统计,2022年中国夜间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40万亿元,约合每晚消费规模1000多亿元;这其中,夜间体育消费占比过半。如此看来,夜间体育凭借受众对它的刚性需求,和其健康、积极向上的特点,以及政策鼓励扶持,未来势必会成为一项商机无限的朝阳产业。
于文化建设讲,《文件》提出,鼓励社会组织及体育公园、体育场馆和地标商圈自主开展夜间城市马拉松、荧光夜跑、街头篮球赛等具有表演性、观赏性和参与性的夜间系列体育活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更完备的夜间体育设施,并对符合条件的新建体育场馆实施财政补助政策等。哪怕自己不亲身参与夜间体育运动,未来更多的体育比赛、嘉年华等形式的体育活动会将夜间的城市妆点得格外亮丽,对充实市民文化生活、引领带动群众体育发展将起到积极助推作用。而“夜京城”的城市名片中,夜间体育经济作出的贡献将功不可没。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