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炼方法于一体,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医、武的思想精华,不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
原始健身法:“禹步”
据史料考证,至少在禹夏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具体的保健养生技艺形式。《帝王世纪》曾记载:“尧命(禹)以为司空,继鲧治水,乃劳身涉勤……手足胼胝,故世传禹病偏枯,足不相过,至今巫称‘禹步’是也。”意思是说大禹在长年累月疏理江河,与潮湿环境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患了偏枯病。为了战胜这种疾病,大禹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健身方法,即“禹步”。
资料图
诸子百家 养生哲学
春秋战国时期,人类对长寿观念愈发突出。这一时期的导引行气养生术不断发展进步,导引一词是中国传统气功的基础,“导”指“导气”,导气令和,“引”指“引体”,引体令柔,导引实际上就是呼吸运动与肢体运动相结合的养生方式。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庄子、老子、墨子等哲学思想,为形神统一的人体观及运动与静养养生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如老子的养生思想以“清静无为”为核心,告诫人们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指出了过多的物质享受会危害人的身体和精神。这种思想成为道家和医家养生、医学的理论基础。《庄子》提出了节饮食、养正气、轻富贵的养生观点,直到今天仍然受用,现存于天津历史博物馆的战国初期“行气铭玉杖首”,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最早的有关体育养生的重要材料,铭文中与《庄子》所提出的养生主张如出一辙。
修身养性 静以养神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争频繁、政权更迭的动乱时期,当时的人们寿命非常短暂,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士大夫阶层极力推崇养生之道,崇尚老庄之学,主张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在养生方法中,由导引吐纳转向炼丹服食,形成了一系列颇具道学色彩的养生之法。
魏晋养生注重修身养性,性命双修,意思是养生不仅要注重外在形体的修养,更要注意内在精神方面的修养。在养生方法上,要“静以养神,形神共养”,认为神是生命的核心,是精气等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竹林七贤”之一嵇康是这一说法的支持者,他倡导“呼吸吐纳,服食养身”,这样可以使人神志清明,意志平和,阴阳和谐,经络通畅,延年益寿。这一时期养生方法最大的特色,是“内丹”功法,强调用一年导引修炼体内精、气、神,使之在体内凝结成丹或“圣胎”,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后来流行的气功也是由此演变而来。
中医养生 发扬光大
传统的养生体育技艺在明清时期进入了发展的兴盛时期。随着医学文化的发展,养生与医学的结合更加紧密。而一些思想家对诸如静坐法一类养生形式的提倡,又促使许多具体的养生方法被广泛普及。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完善与定性的保健养生术,如著名的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这些传统保健法沿用至今,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人进行了挖掘整理,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保健养生功法,具备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用。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