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在场地设施、赛事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等方面下大力气,着眼于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等牛鼻子问题,帮助群众“会健身”“健好身”。全民健身正在成为广大群众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成为人民幸福健康生活的鲜明底色。
场景:总投资1.8亿元,建设面积3.7万多平方米的陕西汉中西乡县公共体育场日前已投入使用,由于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每天都能吸引大量群众前来健身。不同于传统独立选址的健身场地,西乡县公共体育场选址在西乡二中,不仅满足学校76个教学班4300余名高中学生的体育课和锻炼需求,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每天课后通过预约,第三方机构参与管理的前提下,免费向群众开放,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过程中,探索了一条新路,也为学校体育场地向公众开放提供了可复制、可参考的经验和案例。
点评: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逐年增加,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和资金的持续投入下,“补短板”成效逐渐显现。统计显示:到2021年底,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1平方米,相比2019年增长15.9%。
场景:今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上海市民李盼盼带领全家在苏州河畔参与了皮划艇运动,活动结束后,一家人还惬意地露营。据介绍,近年来,上海市着力打造苏州河岸线,不断涌现出体育新地标、新空间,越来越多的市民沿着苏河水岸运动健身。
李盼盼参加的活动是上海普陀区首届“半马苏河”运动生活节的一项活动,也是上海“全民健身日”6项市级重点活动之一。在苏州河沿岸展现时下热门的水上运动、冰雪运动、草坪露营等,让更多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幸福感。作为北京奥运会的重要“遗产”,“全民健身日”已成为全国人民走出家门、享受健身乐趣的重要节日,仅今年“全民健身日”前后,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主题活动4000余个,推动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点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参与热情和主动性持续增高。元旦新年登高、6月10日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系列活动、8月8日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行走大运河系列活动、庆祝农民丰收节主题活动、重阳节活动、大众冰雪季等贯穿全年、覆盖全国、人群多样、富有特色的主题示范活动形成品牌,带动效益突显。各地方各方面组织开展的群众身边全民健身活动呈井喷式增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体育主管部门主动适应新形势,积极倡导居家锻炼、科学健身,推出一系列居家科学健身方法。今年4月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国家体育总局联合相关方面打造了“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欢迎,截至9月15日,报名参与人数超过1370万人,实现了“疫情有反复,健身不间断”的目标。
场景:每周末一大早,33岁的吴晓波都会来到南京市神策门公园东门,为在这里练习太极拳的爱好者们送去健身指导。“小伙子可棒了。”阿姨、大爷们告诉记者,“以前小吴老师天天带我们练习,现在他结婚有了孩子,搬家离得远了,仍然每个周末都来指导我们,还帮我们组织参加各类比赛活动。”别看吴晓波年龄不大,他已经是一名有10年经验的社体指导员了。他说,当初他就是跟随社体指导员学会的武术,如今也要传承下去,把社体指导员的工作坚持好。“看到大家锻炼后愉悦享受的神情就是我最开心的事。”吴晓波说。
点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科学指导深入开展,“会健身”“健好身”正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追求。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卫健委、科技部等一道,联合有关科研单位开展全民健身科学研究,推出一批全民健身科普作品,针对不同项目不同人群研制“运动处方”“健身方法”等;学习借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好做法,在推广各地开展体卫融合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试点,进一步加大群众身边科学健身指导力度;大力加强社体指导员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其在科学健身指导、赛事活动组织等方面积极作用。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社体指导员已达270万人。
数据会说话:每5年开展的全国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已达37.2%,比2014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0.4%,比上次提高了0.8个百分点。
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正在人们奔跑的脚步中,从愿景成为现实。
图片来源:西乡融媒微信公众号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