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常州打通健身指导服务“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1-16    作者:张博宸

2021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体卫融合工作,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常州市体育医院)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2024年体质测定与科学健身指导站典型案例,在不久前的2025年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动员部署会上进行经验分享。

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实施三级网络服务架构,每年完成慢病预约20000人次、常态化体质测试数据收集2000人次,全市集中抽检3200人次,覆盖各年龄段、城乡及职业人群,形成常州市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建设标准和运动促进健康实践基地建设标准。“医生、康复治疗师、运动处方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度参与,运动中心、社区门诊、基地互为补充,将运动健康服务延伸到基层,构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体医融合服务网络,为常州体医融合事业推进提供重要支撑。”

江苏依托医疗机构、公共体育场馆等载体,打造“测—评—导—练”一站式服务闭环,国民体质监测作为“测”这一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居民的体质状况进行测试和医学评估后,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并进行跟踪指导服务,从而发挥运动在慢病防治、疾病预防、术后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形成运动促进健康服务闭环。“从政府层面来说,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是一项工作制度,对老百姓来说,开展体质测定是一项个性化健身指导服务。”结合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的分享内容,江苏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聚焦群众‘不会健身、不敢健身、健身伤身、难以坚持’的痛点难点,积极发挥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国民体质监测车的作用,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社区、学校、场馆、医院、企业等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为城乡居民开展体质测定服务,出具运动指导建议,打通健身指导服务‘最后一公里’。”

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启动至今,江苏省体育局每年投入300多万元开展抽样监测,年均样本量4万余份,监测结果纳入全省基本公共服务指标、《江苏年鉴》等经济社会发展统计体系,为制定省级相关规划、政策和其他制度提供可靠依据,着力发挥体质监测结果对群众体育工作的参考性作用。目前,江苏省已建成217个省市县三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100个基层慢病运动健康干预试点单位,累计培养运动处方师1800多名(占全国总数的一半)。

经过多年努力,公益惠民、就近就便、安全科学、群众放心的可推广可持续的体卫融合新模式已具雏形。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2024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48平方米居全国第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43.8%,提前完成“十四五”指标。下一步,将继续努力持续推动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