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西城区在体育传统校建设管理方面的创新举措引发广泛关注。素有“教育高地”美誉的西城区,在教育水平、学术研究和全面育人等方面成果斐然。为进一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特色教育发展格局,2017年底,西城区体育局与区教委携手,提出构建体育传统校建设管理的系统工程。
该工程以“体教深度融合、人才梯次培养”为核心,构建起纵向“区级统筹-学区联动-校本实施”的三级管理架构,横向覆盖区域重点体育项目,并建立“年度申报-动态评估-周期授牌”的长效评估机制。目前,已成功实现“中学有层次、小学全覆盖”的阶段性目标,为两所“国家重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区级体校持续输送优质人才,推动西城区青少年体育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在工作推进中,西城区体育局建立了“一把牵头决策,分管主抓落实,科室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与区教委紧密协作。同时,会同区教委、区财政局三次修订《北京市西城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不断优化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借助评估手段,充分发挥小学传统校全覆盖的优势,引领传统校在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发挥示范作用。
自2018年起,西城区体育局联合区教委对全区传统校实施常态化动态管理。在增校、增项验收中,坚持帮扶规范、促建促成,采用线下深度评估与全员线上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分层工作标准,实现从人为评价到数字评定的转变。不仅如此,还根据学校需求,送项目配套资源上门,解决学校后顾之忧,激发青少年体育工作活力。目前,西城区共有传统校86所92校次,占全区学校数量的82%,涵盖国家级5所、市级22所、区级65所,中学涉及15个项目,小学实现17个项目全覆盖,“小而美”学校和一贯制学校也全部纳入管理。
此外,西城区各传统校运动队课余训练网络不断完善,通过开展“冠军进校园”“国际教练员日庆祝大会”“奥运冠军训练公开课”“传统校专项测试赛”等系列活动,加强传统校与体校的交流竞训,推进运动队校内校外深度融合,构建起西城特色三级青训体系。在此过程中,北京四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市育才学校等一批传统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各类赛事中成绩斐然。例如,北京四中获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男篮5人制全国冠军,北京三十五中获女篮5人制全国冠军等,还有多名学生入选国家队。
未来,西城区将继续依托特色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探索创新,构建层次丰富、立体多元的发展网络,为北京市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及体育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