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自己健身时不会太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现在想想应该注意一下与其他人的距离,既防传染疾病,还防磕碰误伤。”——葛洪
周末,北京的郊野公园里,葛洪戴着口罩穿着背心短裤跑步,平均配速4分58秒,8.24公里用时40分59秒。从3月15日开始葛洪就启动了户外跑步模式,第一天就跑了24公里,用时2小时30分,两个月没跑步葛洪配速掉得厉害。现今疫情防控局面向好,公园里戴口罩游玩健身的人多了起来。葛洪说:“我第一次出门跑步基本没人,等到第二次户外跑步时,风不小,人也不少。当人多的时候,我会下意识地尽量避开人群。”
资料图
葛洪一直都有健身的习惯,户外跑步,打篮球,室内练器械,曾经瘦弱的身体通过不懈健身练得健美强壮。疫情发生前葛洪健身并没太关注过健身环境,唯一一次因为便宜办过一张地下健身房的健身卡,后来发现空气不好就不再去了。疫情发生后,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戴口罩,不聚集是常识,人们也形成了自我保护意识。葛洪说:“别说健身,就是走路我都下意识避着人,成条件反射了。户外跑步时当遇到人我第一反应是紧张,之后想现在疫情稳定没事了才放松下来。我估计我这种反应得持续到疫情彻底结束了。”
虽然葛洪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些反应过度,但他自己也表示疫情结束后健身安全也应保持距离,“之前自己健身时不会太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现在想想应该注意一下与其他人的距离,既防传染疾病,还防磕碰误伤。”
趁着阳光明媚天气好,带孩子出来透透气的北京市民张先生表示他现在也开始在意健身人群之间的间隔,怕无故染上疾病。“这次疫情让我想起去年带孩子去医院的经历,因为没戴口罩,医院人群密集,从医院回来隔天就发烧了。可见即使没有疫情发生,平时感染疾病几率也很大,人跟人之间保有一段距离是好的。我觉得健身最好在通风好,人不多的地方进行。如果是集体活动,避免不了人群,活动地点通风好也行。”
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张先生的安全弦还绷得紧紧的,握着孩子的手一直没有松开,牵着孩子向人少的地方走去。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