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随着“双减”政策在各地陆续实施,为保障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很多学校将体育锻炼安排在课后的延时服务中,通过引进教练、与课外俱乐部合作等方式丰富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以社团、培训等途径让学生实现“点单式”选择。对此,我们采访了学生和家长。
课后服务对发展兴趣大有裨益
在相关抽样调查中,4980份有效问卷显示,有44.8%的家长是“希望孩子培养兴趣特长”,自愿参加学校课后服务。总体来说,家长对校内课后服务的态度,超九成赞同。
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每天下午放学后,天山蒙古族实验小学的社团活动都会如约而至。得益于“双减”政策启动的“5+2”学校课后托管服务,在学校课后延时的课表上,剪纸、雕刻、马头琴、搏克等76门课程涵盖了音体美等不同门类,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特长、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学生张馨蕊说:“在学校我们不仅可以把作业完成,还有社团的老师教我们马头琴、搏克这些少数民族传统项目,回到家我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在学校学的运动小技能,还可以练练自己喜欢的舞蹈,跳跳绳,感觉轻松了很多。”
该校校长常明说:“每天我们上一节体育课,一周就是5节课。再有就是上午的大课间活动40分钟,这40分钟我们安排了自己学校老师编排的五彩阳光韵律操,还有小圈快跑。平时开展了一系列的体育比赛,提升学生的体能,还有课后的延时服务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目前得到的家长反馈都非常支持。”
师资问题或成取得实效的关键
在甘肃兰州,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艺术、科普、心理、劳动、阅读、拓展训练、社团及兴趣小组等活动,对于效果,学生家长王鸿希望下午放学后,在服务时间内不要再增加文化课学习,多安排文体活动、科学探究、社团活动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现在学校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还是以做作业为主,能够参加兴趣爱好发展的是少数,因此还是建议多引入社会力量和一些体育俱乐部,让专业人士来带着孩子发展,把课后时间用好。
针对这一问题上海找到了解决之道。在上海,有一大批退役运动员纷纷转型成为体育老师,进入校园为孩子授课,这不仅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也缓解了学校体育师资不足的压力。运动员许亮曾效力于申花足球俱乐部,后来因伤病退役,以专业教练的身份进入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给孩子们上足球课。学生家长表示:“退役运动员和普通老师比较而言,有他们的优势。对小孩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许亮说:“老师的优势可能是更会‘教’,我们进入校园后也与很多老师沟通,怎么样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教他们。”
创新探索课后延时服务模式
今年,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又聘请了武术和中国舞专业教练,加上原本拥有的足球、羽毛球、击剑教练,这些退役运动员转型的体育老师,让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可以享受到五个不同专业的体育课程的学习。同时学校还配备了一个任课教师去辅助体育专业教练的教学,这样“1+1”双师课堂的运作模式,无论是对课堂成效还是课后服务,都产生巨大收益。目前,上海还在探索搭建网上工作平台,帮助更多“体育教练进校园”,以使“双减”政策释放的体育锻炼空间得到更好利用。
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区第一小学,学校开设了管乐、编程、足球、棒球、芭蕾舞等40余门课程,部分课程又分为了基础班和提高班,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学校又从普惠性和个性化订单两个层面入手,根据自身意愿参与校外机构提供的精品化小课,学校协助安全管理。学校负责人表示,艺体类和体育类比较受学生欢迎,比如攀岩、足球、管乐、舞蹈等。今年天府一小课后服务新增了气步枪、魔方、西班牙语等课程,天府新区还成立了体育教师共享中心,有冠军资源库,能给学校提供更多的优质教师资源,学校也能有更多的优质资源进行拓展。
在厦门何厝小学,足球训练、管乐演奏、国际象棋教学等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副校长林芹说:“如果资金允许,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退休师资、优秀教师以及其他社会的力量,加入到我们学校的课后服务来。”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