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认为是我国银发经济的元年。从《“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首次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到2024年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政策举措,再到我国首部以其命名的国家级文件,“银发经济”多次被“点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相关内容也是热议话题。对于老年人群体,从“治已病”向“治未病”是重要环节,而体育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丰富“养老+体育”新场景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荣华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介绍说,如果将中国老人的年龄进行细分,划分成低龄老人(60-74岁)从2020年1.97亿人增至2035年最高点3.02亿人,增长53%。这决定了60-74岁的低龄活力老人是未来十几年中国老年人口的主力人群,也是中国银发经济的主力消费人群。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经济条件不错,消费观念新,重品质、重体验、重品牌,需要对包括体育服务在内的各项服务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为山则聚焦养老院,认为“养老院不是医院,要有生活气息。”吴为山建议,养老院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配置不同的文化项目,如琴棋书画、音乐舞蹈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根据不同老年人群体的兴趣爱好,建立“专科型”养老院,如体育养老院、艺术养老院、棋牌养老院等,让老年人在共同兴趣中找到归属感和乐趣。
2021年,上海探索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模式,是“民政+体育”携手打造的面向老年人的社区多功能健身场所,整合体育、养老、卫生健康等公共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体质测试、基础健康检测、科学健身指导、慢性病运动干预、运动康复训练、健康知识普及和休闲社交等“一站式”运动康养服务。《上海市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累计建成“长者运动健康之家”94家,累计服务超过150万人次,长者运动健康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运动促进健康效果不断显现。
赛事活动为“健身+健康”搭建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体育局副局长丁亚琳今年带来了关于老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加大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前提下,丰富赛事活动供给。丁亚琳表示,目前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还不高。根据体育总局2020年的数据,只有48.0%的老年人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比例只有26.1%。调研反映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老年人健身意识不足,场地设施、健身指导和活动组织等服务供给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以及老年人健身环境安全保障不足和健身、赛事年龄歧视等。
全国人大代表、奥运射击冠军郭文珺也提到,需要丰富老年体育赛事,激发老年人运动热情。建议社区组织老年人体育赛事,开设老年人赛道,放宽年龄限制。设置比赛奖项、奖品,激发老年人参赛热情。
刚刚过去的2023年,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老年健身赛事活动。如2023年4月下旬至2023年8月在全国10个省的14个地(市)县(区)举办的第四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共设置柔力球、气排球、健身球操、持杖健走、太极拳(剑)、广场舞、乒乓球、门球、网球、健身气功、健身秧歌、棋牌(中国象棋、围棋、桥牌)、钓鱼、地掷球等项目,万余名老年健身爱好者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坚持“重在参与、重在快乐、重在健康、重在交流”的宗旨和“安全多样、小型分散、贴近老年人”的原则,打造了“3+2”老年人健身品牌活动。“3”是持杖健步走、太极拳、广场舞3项全国大联动,把老年人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活动,通过健全各级老年体育组织网络、大联动的形式,在同一时间段举办,把多年来形成的品牌活动持续做优做强。“2”是两个主题活动:第一个是2023年12月31日启动的“迎新年·贺新春”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系列活动,目前已收到老年人健身作品1100余份。第二个是“九九重阳”全民健身主题系列活动,把全民健身活动与中国传统节日有机融合。通过丰富多元的赛事活动供给,切实提升老年人参与体育的满足感、获得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