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研究员郭建军
观点:运动与健康要深度融合
疫情之下 “躺”赢变“动”赢
广场舞、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拳,如果不是武汉方舱医院的病人戴着口罩,身处特殊地方,一定会以为这是群众健身活动会场。疫情之下,人们从焦虑慌张到安定主动,着实经历了一番挣扎。各行各业在其中经受了一番大考,这是挑战也是机遇,体育方面反应迅速,在这场“战疫”中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力量。首都体育学院体医融合创新中心研究员郭建军表示,体育经历了一番考验产生了新的变化,体育新天地也将产生。
郭建军说:“这场疫情里,最明显的变化是人们的健康理念发生了变化,由以前的卧床休息养病到适当运动康复,由被动健康变成了主动健康。这就为体育提出了以后的发展方向,怎么科学运动提高免疫力?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武汉是这次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为了解决病患无法住院治疗,居家隔而不离,容易造成家庭成员被传染的问题,除了重症到指定医院接受治疗以外,武汉当地在体育馆、展馆建立了多个大型的方舱医院,用于收治轻症患者。在医护人员以及部分患者带动下,很多患者开始进行了各式各样的运动,画面感人、可爱、励志,同时也向大众传递着一个更为重要的理念:好好运动,祝你早日康复!
在郭建军看来,体医融合在这次疫情里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出现了技术融合、资源融合、话语权融合。“技术融合方面,我作为体育科学专家,跟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儿研所等合作,已经完成了疫情期间的儿童运动、方舱医院的轻症重症患者运动,目前正在做有关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运动。”这次疫情中体育资源派上了大用处,体育场馆成应急避难场所第一选择,将武汉市体育场馆等改造为方舱医院,14家方舱医院里属于体育设施的占比一半以上。“与体育人员相比,医生的建议对大众更有说服力,这次可以看到许多医学专家都在呼吁运动,大大肯定了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加深了运动健康的理念。”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给出多运动的建议;中日友好医院康复科主任谢欲晓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进行康复训练,越早效果越好。
郭建军说:“体育在应对疫情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助于体育与医疗、健康多领域的深度融合,为未来发展带来了机遇,在疫情结束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郭建军表示,疫情结束人们的锻炼仍要坚持继续,居家健身作为户外运动的补充不要停。人们健身要掌握自身身体的医学指标,把握好运动量,“像饮食营养搭配一样,运动也需要多样化搭配,做到全部身体部位,全部运动健康要素,全部运动强度。”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